青年时评|青春战疫里的Z世代
2022-04-1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嘉音

“当楼长都需要干些啥呀”最近,00后的拉宏桑因为在微信群多问了一句,被同楼居民推举,成了全小区最年轻的“楼级干部”。为此,她觉得原来的微信头像和名字不够稳重,特意换成了一朵荷花+“一生平安”。

00后当“楼长”,虽然看上去画风有点离谱,但做事又很靠谱。她将自己的楼长经历用vlog记录下来,既有抗疫的严肃紧张,也有活泼温暖的叙事,在全网引起“围观”。

困境催人成长,更能激发青年积极向上的力量。如果不是疫情暴发,很多00后不会想到自己有这么大的能量。

“穿上防护服,我们就不是个孩子了。”4月初,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医疗队入驻城市足迹馆方舱医院。随队出征中,有着6位00后青年,他们在疫情一线,用自己的肩膀描绘了“大写的青春”。

在“闭环”校园中,高校学子们也在散着一分热、发着一分光。00后郑嘉忻来自武汉,两年前亲身经历过第一波新冠疫情。两年后的今天,她从当时的高三生成为了一名在沪大学生,报名成为了一名“爱心云托班”老师。

如今,全市12所高校大学生已参与到“爱心云托班”项目。大学生志愿者们走进一个个抗“疫”家庭,成为教育的辅助者、孩子成长的参与者,也有了踏踏实实的抗“疫”参与感。

“麻烦在志愿者群的同学拉我进群”“求拉群+1”……这样的“申请出战”在每个校园群里刷屏。常常有人发现,校园里为自己采样的“大白”,维护现场秩序的“小红帽”,竟是平时的同窗或学长、学妹。复旦大学的那张“我在春天等你”大白刷屏背影照的背后,也是一群00后医学生志愿者走上疫情防控第一线、彰显责任和担当的最好印证。

在此次疫情中,Z世代青年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书写成长宣言。

从挨家挨户通知核酸的00后“楼长”,到冲锋在前的医护工作者,再到“闭环”校园里的“大白”“蓝马甲”……透过防护罩和隔离服,我们看到了一双双年轻明亮的眼睛。他们鲜活又动人,同时又有着值得钦佩的责任和担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如今,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数据显示,各级共青团广泛响应号召,组织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等“青”字号有序参与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地区、青工系统成立临时团组织68个,组建青年突击队2525支,7.7万人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原来,曾经还是孩子的00后,如今已然成长为战“疫”线上的重要一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加入他们、成为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情,温暖着这座城。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嘉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