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讲述|让社区里的年轻人成为志愿者,90后居委书记组织了一次特殊的团建
2022-04-2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讲述人:王珏 闵行区古美路街道古美四村居委会书记

每次早上需要做核酸采样的时候,居委会楼道扩音喇叭里播放的“起床啦,起床啦!”就是我录制的,虽然略微有些搞笑,但是很有效。我是一个90后,刚到岗不久。虽然是居委会里面年纪最轻的,但是大家还是喜欢叫我“珏哥”。我已经和好几个同事在居委会里住了一个多月,估计是看到我日渐上升的发际线吧,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叫起了“珏哥”。

在我们的居委会里,有两个家长一般的前辈:再过3个月就要退休的章德明和还有1年就要退休的杨玲。疫情来了,他们丝毫没有退缩,毅然决然地担当起了我们居委管辖范围内的古美公寓两栋大楼的所有事务。公寓大楼特别高,那几天做核酸的时候,楼下的风吹得杨玲脑袋瓜嗡嗡地疼。第二天,她吃了散利痛,贴上伤筋药,依旧继续去大楼为居民分发抗原检测试剂盒。忙完了回到居委,看到章德明正在帮其他工作人员穿防护服准备上“阳”楼,杨玲便一头钻进厨房给大家炒了锅热饭吃,补充体力……他俩用几十年的工龄给我们这些晚辈做出了最好的榜样,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备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抗疫的决心。

在现在的特殊情况下,各项防疫任务还是比较繁重的:协助核酸采样、配送小区物资、为居民配药送菜、协调就医工作、解答困惑疑问、安抚不安心情……居委会的所有工作人员都非常努力,但我也意识到,居委会毕竟人手有限,没有办法把4个小区的方方面面都顾及到。于是,我就想着把平时在社区里很少露面的年轻人拉到我们的志愿者行列之中,共同为社区出力。

事实上,对于我们这样的老社区来说,在封控管理环境下,招募年轻的志愿者迫在眉睫。因为居民被封控在家,要求足不出户,所以很多的环节,比如信息发布、物资采购等都需要依靠网络,而我们社区里的楼组长大多是几十年的老住户,基本上是一些退休在家的老年人。他们不大会用手机,有些甚至没有智能手机。于是在进入封控管理的第二天,我们就开始组建新的楼道群,在每个门栋里招募一名有爱心、有时间又乐于奉献的年轻人,协助原来的楼组长一起管理楼栋。楼组长对楼道情况比较了解,负责人员信息的汇总,新的志愿者,我们给他们取了名字叫“物资保障员”,负责居委信息在楼栋群内的发布,帮助老年人参与社区物资团购,包括每日抗原检测结果的收集汇报。

让人欣慰的是,我们这些新老组合,从刚开始的慢慢磨合,到现在已经能够游刃有余地默契配合。常常能看到楼栋群内的物资保障员主动关怀年迈的邻居。“阿婆,你家菜还够吗?要不要安排一点新的?”“叔叔,你要配的药我帮你发给居委登记了,你在家等着就可以了。”年轻人超乎想象的耐心与热情,让老一辈邻居刮目相看。

同时,我们的年轻人们还通过自己在平日工作中积累的管理经验,帮助居委会梳理各项工作的流程,如:制定封控期间小区垃圾投放、快递配送、楼道消毒等工作的时间表,社区团购通知及货品分配,疫情传播示意图,志愿者分组配置,防疫工作流程规范等,使各项工作的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大大增强,进一步提高了效率与质量。

青年志愿者们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守卫自己的家园。嗓门大的喊楼,动手能力强的帮医生拆棉棒,数码达人负责PDA扫码,人高马大的维护秩序,身强体壮的搬运物资……大家都把这次抗疫行动,当成是一次特殊的团建,在一次次的志愿服务中,彼此交流熟悉,每次完成任务都有满满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看到居民群里互助互爱的感人瞬间,看到他们穿着防护服穿梭在太阳底下,大家不禁对这些年轻人竖起大拇指。我相信,等解封以后,我们这些青年志愿者一定会十分珍惜这段记忆,怀念一起抗疫的伙伴们,也因为这次的集结,增加了凝聚力,以后也可以为社区的日常生活做出更多的贡献。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