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记“疫”|方舱女医生的一天
2022-04-2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施培琦/图、视频

普陀区利群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陈大俊和同事们驻守方舱已经半个多月了。她是一个细心的人,总是能从几千个阳性隔离者中发现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在她眼里,方舱也是一个小社会,能看到很多世态人情,她在照顾着入舱者的同时,也从他们身上体悟到很多。今天,依然奋斗在一线的陈大俊向记者讲述了她的一天。

■ 讲述者:陈大俊,同普路方舱医院医疗组组长、利群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

12点:到达方舱。自4月11日进驻以来,我已在此坚守10天。到达后先在管辖的几个病区巡诊,一个70多岁的老先生坐立不安,血压升到200,还出现了尿失禁。和老先生谈心得知,他原来是担心一个人在家的残疾妻子的生活,我们就劝慰他,让他放轻松,争取早日转阴出舱,另辅以一些药物治疗。隔离者入舱前三天一般都会有点紧张焦虑,需要想办法帮助他们度过这个时期。

13点:今天下午有280多个人出舱。这几天每天出舱的人都很多,一个人平均3到5天就可以出舱,方舱床位的周转率在加快,这是一个好迹象。要给出舱的隔离者打印出院小结。要到每个人的床前逐一核对,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都是接受了有针对性的治疗,所以出院小结也会不一样,一定不能搞错。

14点:隔离者开始出舱。逐一核对每个人的核酸报告,只有两次核酸阴性才能出舱,另外还要核对健康码。这也是为他们负责,为社区负责,因为一旦把手续不全的人放出去,再回来就很麻烦了。但是大家想早日出舱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要做好解释工作,要相互理解,心平气和。

15点:谁出舱,谁不出舱,我们还是要体现人性化。今天就遇到一个父亲,他本人已经符合出舱标准,但与他一起来的小女儿还没有转阴,还不能出舱。父亲就向我请求暂不出舱,把女儿一个人放在方舱里他不放心,我同意了他的请求,都是做父母的,这一点完全能理解。

16点:又遇到了一对老夫妻,老爷爷可以出舱了,但老奶奶还不能,老爷爷决定留下来陪老伴,我为他们作了安排。什么是“老来伴”,这就是吧?方舱也是一个小社会,能看到很多世态人情,有的人情让人动容。

17点:我这个班次是从12点上到16点结束。今天出舱人数多,现在还不能下班,要把每一个出舱者送上大巴,看他们离去,才能放心,这是职责所在。所谓的班次安排,只是一个参考,基本上都要加班的。一个方舱几千人,医护人手少,加班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不出错,看着一批批隔离者出舱回家,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20点:下班了,出舱坐车闭环到所住的宾馆。出舱的时候,听说新一批隔离者又即将被转运过来。另一次班次的同事已经到岗,做好接收的准备。他们今天肯定又要搞一个通宵了。方舱是24小时运作的,快进快出,才能保持运转。希望今天空出来的床位和入舱者人数能够对应得上,不过已经逐一核对过了,应该不会有差错。今天防护罩戴了8个多小时,人缺氧得很厉害,感觉有点虚脱,回去要早点睡觉,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21点:到了宾馆,各自回房洗漱,我们这支医疗队有40个人,每个人有一间房间,这样有利于避免交叉感染,也可以保证大家都休息好。赶紧和家人视频一会儿,从4月5日入驻跨国采购中心方舱,后来再转战至同普路方舱,我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有回家了,家人都很担心。每天都要报一个平安,让他们放心。晚饭还没吃,去吃几口饭。明天是8点到12点的班次,一定要睡好。

23点:忽然想起10号病区的老先生怎么样了。老先生70多岁,一个人入的舱,整天就在角落的床上睡觉,也不太和人说话。他一定是有点想家了吧?他还有一些基础性疾病,如果感觉不舒服他会和别人说吗?白天已经关照过睡在老人周边的几个青年人,让他们要多多关注老人,一有什么情况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明天上班首先就要去看看这个老先生的情况。白天还有一个老奶奶,有基础性疾病,找我开药,但是方舱里储备的药不够,给她去舱外开药,明天应该就可以到了,要盯一下这件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