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战疫|狂风暴雨中,争分夺秒送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疫情期间,每天都有无数平凡人用爱传递微光,传递希望。4月初,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的50余名民警星夜集结,奔赴浦东增援疫情防控一线。作为其中一员,90后民警周振威记下了他在抗疫一线的点滴。
以下是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90后民警周振威的自述:
增援浦东疫情防控一线期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狂风暴雨中,我和同事为北蔡居民紧急配药。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我在巡逻过程中,接到了北蔡派出所值班长发来的警情:要为一名村民配取精神类疾病药物。在狂风暴雨中,我们驱车半个小时赶到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并设法联系到了他的主治医生,为其配取了一个月的药量。在回程途中,这位村民主动来电,提示我们不要将警车驶入村内。因为疫情比较严重,他不想让我们冒感染风险。他说,他可以自己走到村子的围栏边等我们。挂断电话,我在警车里远远地看到了他的身影,打着一把雨伞站在雨中,遥遥望向我们的警灯。下车后,我把药品做了消杀,通过围栏递给他。他接过药品后哽咽地对我说了很多遍“谢谢警察!谢谢你们!”。
在增援一线开展疫情防控的这些天里,打动我的瞬间太多太多。这些瞬间,有来自居民的理解和爱,也有来自身边的社区基层干部。
4月中旬,北蔡镇某封控小区内的一名尿毒症患者因药物告急向我们求助。当我正准备拿上患者的医保卡出发,却被一名居委干部拉住了。“他的配药需求比较复杂,除了口服药,还有滴液和注射药,我陪你们一起去。”在车上,她告诉我们,她已经在居委会住了40多天,家里也是有老有小。“但是没办法,不能走!40余户独居老人要照顾,核酸检测要组织,几百户居民的物资要分发,这个关头,小区居民离不开居委会。”
我的巡逻搭档黄文樑在面对百姓的感谢时,总会说一句,“谢什么,一脚油门的事情。”榜样的力量在一次次的增援中体现。在我们的增援工作群里,满是争分夺秒的话语,“1号车已经将药物送到了病人手中。”“2号车已将求助人安全送达目的地。”“3号车赶去,我们就在附近!”作为一位90后民警,我在这一次增援中,也不断感受到市民的理解和温暖互助。
一个半月前,我的父亲也加入了疫情防控一线,配合组织阳性患者的转运收治工作,年过半百的他未曾休息过一天。每每联络,他都只有叮嘱,没有抱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疫情之下,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双手不断承载力量,传递温暖,点亮微光,相信最终一定会汇聚成光芒万丈,照亮胜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