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批“白名单”企业复工率超80%,已发放超1万张电子“复工证”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4月30日上午10:00,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169场)在线上举行,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市商务委副主任周岚,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张宏韬介绍了本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 首批“白名单”企业复工率超过80%
目前上海正在推进复工复产工作,当前进展情况如何?提供了哪些支持和指导?
据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张宏韬介绍,根据上海统筹考虑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把复工复产作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城市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推进。坚持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点带链,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逐步实现协同复工。当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复工复产工作已取得一定进展。
首批“白名单”企业复工率超过80%,上汽集团各整车厂和特斯拉公司都稳定实现整车批量下线;中芯国际、华虹集团产能利用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有力带动了相关配套企业复工复产。
在总结完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按照聚焦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持续保障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的恢复,日前又推出了第二批1188家“白名单”企业,有的区在此基础上也推进了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复工。
后续将结合最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形势,修订完善《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继续做好指导和支持。加快解决企业和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是有序推动人员返岗。为方便重点企业人员返岗,运用数字化方式,在本市“随申办”上启用了电子“复工证”(复工复产人员返岗电子通行证),集成身份信息、单位信息、有效时间内核酸阴性证明等信息,返岗员工向社区“亮证”实现放行,并通过企业专车等方式点对点全闭环返岗。
“复工证”由相关企业向区主管部门集中申领,已发放了超过1万张“复工证”,加上有关区支持部分企业组织的集中返岗等方式,近期全市重点企业新增返岗人员超过4万人,使企业员工得到了有效补充。
二是缓解物流运输问题。针对企业原材料及零部件运输供应等环节,落实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相关要求,通过办理车辆通行证,帮助企业打通市内外交通物流。
相关企业根据实际需求向所在区或集团等申请办理市内、市外通行证,经审核在“随申办”上生成车辆电子通行证,实现动态校验个人信息、核酸抗原信息和路线信息等功能,提高查验便利度和增强区域互信。
同时,在兄弟省市支持下,我们围绕汽车、化工等物流需求高的行业,组成了跨省工作专班;还设立跨省生产物资中转站,在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打通区域生产物资运输通道。总体看,跨省物流畅通程度正在持续向好。
三是努力做好服务保障。在国家部委工作组指导下,全力帮助企业打通复工复产中的难点和堵点,通过建立问题清单和销项机制、供应链红黄灯机制等,推动符合防疫要求的重点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复工企业不停产。
下一步,市区两级政府有关部门将继续支持和帮助企业,在人员返岗和轮换、核酸检测、防疫和生活物资储备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为更多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条件。
■ “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平台开设“守沪战疫”专栏,帮助中小企业应对疫情
上海市企业服务云推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保障,相关的支持政策落地情况如何?对于中小企业还有哪些纾困和支持的举措?
张宏韬介绍道,本市发布了“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21条政策措施,实施减税降费、房租减免、财政补贴、金融支持、援企稳岗等纾困政策,本市17个市级部门和各个区也相继出台了配套举措和惠企政策。
抗疫期间,很多中小企业坚持奋战在保供应、保运转的第一线,也有更多的中小企业居家办公,包括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大家守望相助、共渡难关,市经济信息化委在“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平台上开设了“守沪战疫”专栏,努力帮助中小企业应对疫情影响,近期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解读和线上服务,企业服务云及时汇总和梳理各级政府相关惠企政策,发布了2022版《上海市惠企政策清单》和《上海市涉企公共服务清单》,并举办“战疫暖企政策宣贯专场”直播活动。
同时联合上海市企业发展专家志愿服务总队,与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加强联动,推出疫情期间用工、融资、合同纠纷等公益直播、录播讲座,邀请财税、法律、管理等领域专家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公益服务,已经有400多位志愿专家、170余家园区工作站参与志愿服务。
二是提供融资对接,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困难,市经济信息化委也联合多家金融机构,推出金融纾困产品。比如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推出“金融服务18条”,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推出“金融支持17条”,加强中小企业抗疫金融服务。
很多商业银行还面向“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推出“引航贷”“小巨人贷”等金融产品,为中小企业在疫情之中走出困境提供一定的金融支持。
三是帮助对接企业需求,在防疫物资方面,联合15家防疫物资供应商发布了《上海市企业服务云防疫物资供给清单》,为中小企业提供140多种防疫物资产品。
在数字化方面,开通“益企学”频道,会同互联网和信息服务业的头部企业,通过直播、在线课程等方式,推出数字化转型系列“企业微课”等线上节目,帮助中小企业以数字化方式做好疫情应对。
张宏韬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发挥市企业服务云功能,依托“上海企业服务”微信公众号搭建复工复产小程序“益企服”,通过政策查询、防疫指导、诉求协调、供需对接等功能,更加精准有效服务各类中小企业抗击疫情、恢复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