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高考怎么组织?考生如何备考?上海市教委解答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5月7日上午10:00,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176场)在线上举行,上海市副市长陈群、市教委主任王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浦东新区副区长吴强出席并介绍了相关情况。
专设应急考点、集中隔离考点,确保“应考尽考”
今年中高考的考试组织工作如何确保考试安全,让考生和家长都放心?
据市教委主任王平介绍,高考和中考直接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直接影响万千学子人生走向。市教委将在命题、制卷、组考、评卷、招生、录取各环节切实做到“公平、安全、有序、温馨”。
首先,要守住公平。将“慎而又慎、细而又细”做好入闱命题、试卷制卷、运送保管、分发监考、阅卷评卷等各环节工作,强化标准化考点建设,加强考场管理,严肃考风考纪,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其次,将确保安全。2020年以来已积累了不少组考防疫工作经验,接下来将结合目前的情况进一步细化完善,重点强化与卫健、疾控部门的协同,派遣疾控人员“一对一”进驻考点加强防疫专业指导。方案针对考前、考中、考后等各个环节都有具体和明确的要求,并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了充分预判,制定了相应应急预案。
针对届时考生可能出现的尚在集中隔离治疗或核酸异常等特殊情况,我们会专设应急考点、集中隔离考点,设置不同类型专用考场,提前组建闭环转运队伍,确保“应考尽考”。我们最大的希望是这些预案备而不用,所有考生都能健康应考,为阶段性学习生涯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第三,会有序组织。将依托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招生考试联席会议机制,强化教育、考试、卫健、公安、保密、生态环境、应急管理、交通、水务、气象、电力等部门紧密协同,织密保障网,为高考和中考“保驾护航”。
考虑到7月前后气温比较高,各考点都已安装空调,还将备足降温物资。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雷电、暴雨等天气,各考点会细化预案,最大限度减少极端天气对考试的影响。
最后,还将努力做到温馨组考。坚决落实“一考点一方案”,确保组考工作规范化、人性化。组织中学教师落实全员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和心理疏导,第一时间发布考务组织、防疫安排、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等信息,尽可能缓解孩子们的焦虑情绪。同时,针对行动不便等特殊考生“一人一策”提供个性化、便利化组考服务。
中高考学生如何备考?市教委支招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网课,对于高考、中考学生该如何备考,主管部门有什么要求和建议?会对他们开展针对性的辅导吗?
王平提出三点建议:安心、用心,更要有信心。
首先,要用好在线复习资源,安心备考。高考中考延后,现在到考试还有一定时间。市教委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会尽最大努力安排同学们有一段时间集中到校学习,这样大家就可以在经过短时熟悉的线下学习模式后再参加考试,有个恢复和适应的过程。所以,备考时间相对还是比较充分的,大家不要着急。
市教委为帮助同学们“云备考”,准备了三套复习资源:
一是依托“空中课堂”建设的教学资源已覆盖各学段各学科,这些内容对照课程标准还是比较系统完整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点播。
二是集聚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开出“名师面对面”在线答疑栏目,主要是围绕学科知识结构中的重点难点和同学们学习中出现的高频次问题进行集中解答。
三是正在组织骨干力量,建设“学科精要 名师点拨”栏目,针对毕业班学生再录制和推送一批复习资源。第一节课前天晚上已上线。
这次,重点聚焦总复习目标,以专题的方式比如语文的阅读专题、物理的实验专题等,来进一步分析提炼学科思想方法、核心概念,从而提升复习效果和知识应用能力。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好这些在线资源。
其次,要制定个人复习计划,用心复习。目前,毕业年级的课程内容都已教完。从现在开始,同学们就要收收心了,真正进入到复习备考状态,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外源干扰,目标要更集中、作息要更规律、复习要更科学。
总体来说,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把握复习节奏。要跟紧老师复习进度,及时完成并提交作业。每位学生要针对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不同知识点的学情差异,形成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并坚持落实。
二是开展查缺补漏。要分析每次练习检测发现的知识缺点和方法弱点,形成自己的问题清单、难题清单、错题清单,课后主动向老师请教,并用好在线学习资源辅助复习。
三是适量做题测验。备考阶段适当做题很有必要,可提高解题熟练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也可训练答题规范与解题技巧,但不宜机械刷题,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对已熟练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反复操练。
四是做到劳逸结合。紧张复习容易疲倦,做到劳逸结合很重要。高考中考既拼基础拼方法,也拼体力拼发挥,同学们要因地制宜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保持良好身心状态,让复习事半功倍。
王平表示,复习备考就像百米冲刺,考验的是毅力、信心与效率。愿同学们调整好自己,抓紧时间备考,充分复习,真正在考试时达到“满弓”理想状态,通过高考中考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