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记“疫”|送最后一波患者出舱,我们又带上爱与希望赶往下一个道口
2022-05-0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从4月9日起,徐汇区检察院干警倪文琦前往万体汇方舱支援抗疫。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疫”不容辞,与方舱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日日夜夜并肩作战,披星戴月地坚守着一方平安。他们在方舱留下了故事和汗水,倪文琦相信,有爱,有信念,就有熠熠不灭的希望。

讲述人:倪文琦,徐汇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室检察官助理

来万体汇方舱支援的第一天,大家还来不及互相自我介绍,只是重温了下入党誓词便投入到紧张的工作状态中。这里汇聚了方方面面来的工作人员和医护工作者,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万体汇党员突击队”。

  == 紧张的“时刻表”生活 ==  

从早上7点到深夜23点是我们的工作时间。在这里,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的“时刻表”,记录着自己从早到晚每个时间段的工作内容。一个点位的顺畅运作,注定需要众多成员的全力以赴,所以我也不能掉链子,必须准确无误在每个时间点上完成好每项任务。

我每天的工作几乎都在“到处跑”中度过。协助后勤组搬运物资,紧急打包当天生活用品;对接保安、保洁人员完成全部核酸报告核验;联络转运班车,妥善安排转运事宜;对接舱内医护人员完成当天康复人员出舱转送工作等等。

一天跑下来,回到驻地已是深夜,躺在行军床上才发现,两耳根被口罩勒得生疼。这时,同伴递给我一个精美的手工“药包”,他说一个匿名爱心人士送的,看着可爱的“药包”,我心头一暖,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加入这场抗疫。闻着“药包”香,我的疲惫感渐消。几天下来,我慢慢适应了紧张的“时刻表”生活。

  == 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  

除了不断奔跑,我的工作日常就是面对并处理一个个突发状况。一次在指挥部值守中,接近饭点,我接到一条紧急处理消息,一位刚进方舱的病人反映自己是回族,对用餐有要求。“方舱有位回族病人,这边可否给这位病人临时煮碗兰州拉面?”我向后勤组反应了情况。“知道了,马上安排师傅做拉面。”随后,为了方便后勤组为该病人准备符合饮食习惯的餐食,我又对接了工作人员,对病人的用餐习惯作了详细记录。

转运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比如核对人员信息表上登记的是居住地,但在转运时对方却告知,为方便照顾年迈的母亲,要跟随母亲去外区。于是,我立即将情况上报,电话联系负责外区转运专班,确认班车信息,确保在发车前安排妥当。

又如一天一大早接到通知,傍晚会有一次大到暴雨过程,并伴有7-9级雷雨大风。为避免出舱人员淋雨,也为行车安全,指挥部立即调整调度方案。我马上群发消息:“请大家尽早发送名单,我们赶在暴雨来临之前送回。请各方舱老师支持和配合。”同时,点对点通知医护人员,提前联系转运专班,和司机调整接送时间。终于在一众人的合力配合下,大家赶在暴雨前将他们安全转运出舱。这些“突发状况”我一件件记心头,一遍遍沟通联络,一趟趟跑腿落实,因为我知道病急不等人。

  == 被身边可爱的人和事治愈着 ==  

在过去的日日夜夜里,我也被身边可爱的人和事治愈着。为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减少焦虑情绪,这里的康复医生都会利用空闲时间带领患者一起做八段锦;听说有病人年纪大了没法下蹲如厕,工作人员们集思广益,在塑料小板凳上挖了个大口子,做了个辅助便盆,还贴心地用纱布将口子边缘包好给病人使用;方舱里有病人过生日,工作人员还会送上巧克力和祝福信,即一句简单的“生日快乐,早日康复”胜过千言万语……我看见大家脸上的笑容和内心燃起的一束光,熠熠闪烁。

终于,我们要闭舱了,我们完成了属于我们的使命。当我们送最后一波患者转运出舱,随着夜幕降临,晚上7点半,偌大的方舱一下子安静下来,留守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做着最后的收拾清扫工作。从刚到这里的陌生,到渐渐熟悉,我与大家在这里连续奋战了近3周,万体汇方舱指挥部的种种依旧历历在目……与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在这里奋斗的日日夜夜,是我最难忘的时刻,我也将带上希望,带上爱,赶往下一个道口。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