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坚持保供全覆盖,已有367个核酸采样点,布设近1400台“数字哨兵”
2022-05-1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5月12日上午10:00,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81场新闻发布会在线上举行。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余洪伟、徐汇区副区长俞林伟出席并介绍了相关情况。

■ 徐汇区已有367个核酸采样点,布设近1400台“数字哨兵”、近5万个“场所码”

徐汇区昨天宣布了社会面基本清零,接下来如何巩固防疫成果,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徐汇区副区长俞林伟表示,徐汇疫情防控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不敢懈怠,将巩固提升防疫成果,力争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

目前,全区有封控区287个,管控区275个,防范区2272个,将坚持清零一块、巩固一块、守住一块,连点成片、连片成面,创建更多“无疫小区”,尽快恢复居民期盼已久的生产生活秩序,接下来将在以下几方面做努力。

一是以“四应四尽”拧紧疫情“水龙头”。按照应检尽检要求,组织、动员徐汇居民做好核酸检测,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落实应转尽转、应隔尽隔,对近期出现零星散发病例的小区、场所,加强现场流调,判定密接、次密接等风险人群范围,及时转运阳性感染者和密接者,尽快阻断传播链。

二是以规范消杀守护清洁“大环境”。阳性感染者转运出社区后,第一时间组织专业消杀,将与阳性感染者家庭进行沟通,因地制宜实施消杀作业。同时,推进公共环境预防性消杀,定时重点消杀公共卫生间、垃圾存放点、社区活动点及快递、团购等场所和物品,保障好安全的社区生活环境。

三是以预警监测筑牢疫情“防火墙”。目前全区已有367个核酸采样点,后续将继续优化点位设置和人员配备,构建“15分钟核酸服务圈”。为满足复工、复产、复市的需要,推动小区、企业、单位、商超等重点场所布设近1400台“数字哨兵”、近5万个“场所码”,形成常态化防控预警机制,强化早发现、早处置能力。

 只要居住在徐汇区就是保供对象,坚持全面覆盖

保供物资发放关乎民生,从采购、配送到发放和质量监管,怎么做好各个环节的衔接?

俞林伟表示,这轮疫情封控时间较长,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徐汇区坚持把生活物资保障和疫情防控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起来谋划,一起来部署。

一是坚持全区统筹,注重倾听居民意见。徐汇区物资采购、配送的主体是各个街镇,但是在管理上上提一级,由区有关部门制定全区生活物资保供方案,对所有街镇保供礼包发放的频次、标准、进度、品类进行全区统筹。发放的物品以米面、蔬菜、鱼肉、牛奶等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物品为主。

同时,不断倾听居民意见,不断调整发放品类,动态满足居民对调味品、日用品等物资的需求。

二是坚持全面覆盖,注重关爱特殊群体。徐汇区不区分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只要居住在徐汇区就是保供对象。

在全覆盖的基础上,通过微信、电话或上门等方式,注重排查了解居民区内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生活需求情况。我们也努力去了解旅馆、工地、街铺等场所生活对象的需要,按照他们是否具备开火条件等提供相应保障。

三是坚持全程监管,注重把握品质品牌。在物资采购环节,坚持选择大型商超、知名电商等资质好、信誉高的采购平台,并督促他们采购知名食品生产企业和优质蔬菜直供基地的产品,避免以次充好的“山寨”品牌。

在配送发放前,区市场监管局对每个批次的保供物资开展现场查验,区国资委、区商务委加强食品分发过程中的车辆保障和进度管理,力争及时把优质、放心产品送到居民家中。

据俞林伟介绍,过去的一个多月,徐汇区数千名由居民自发组织的保供志愿者,持续排摸居民诉求,参与保供物资配送、分发,日以继夜,不辞辛苦,把一批批的物资从小区门摆渡到楼栋门,分发到每一户的进户门。

俞林伟向他们表示了由衷的敬意:“你们是保供战线的中流砥柱和关键力量,谢谢你们。”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