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儿”始终关心上海的艺术教育事业,用艺术引领青年唱响青春之歌
2022-05-15 生活

秦怡受聘上海海洋大学艺术兼职教授,经常指导艺术教学工作。 本文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秦怡年少时,经历过时代洪流,上海的海派气质孕育了她的美丽优雅。事业有成后,她始终惦记着上海这片她生长的土地,关心青少年艺术教育事业。1995年受聘上海海洋大学艺术兼职教授,经常指导艺术教学工作。 

秦怡在上海出生,在上海离世,一生中多数的岁月也在上海度过。她身上,凝聚着众人对于上海的印象,成为一种精致和情调的代名词,不愧于“上海女儿”的称号。

  时代洪流  

上海的海派孕育出美丽优雅气质

没看过秦怡老师电影的年轻人,也常常会在各种晚会上看到华发红唇的她,作为老艺术家代表出现。这样的美丽优雅,并非网络用语“逆生长”“冻龄”所能涵盖的,更是一种生于长于上海的气质。

1922年,秦怡出生于一个大家庭,排行老六。父亲曾在洋行就职,思想较为民主开放,秦怡从小喜爱文艺。她曾回忆自己八九岁时,南市小东门的东南戏院播放美国电影《西线无战事》,她喜欢跟着大人一起去“看热闹”。

“一个人的成长,我觉得是与小时候接受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有密切关系的。”担任上海海洋大学兼职教授期间,秦怡曾这样回忆道。秦怡小学就读的实验小学不少老师是地下党,这些老师教书方式灵活,让秦怡从小看了众多名著。“我那时12岁,看了很多著名作家的书,比如中国作家鲁迅、郭沫若和巴金等,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等,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和卢梭等。当时吸收的思想很广泛,那个学校的语文就是这样的教法,阅读很多书籍。”

20世纪的上海,凝聚着众多敢为敢言的先进青年,他们也对秦怡日后表演的红色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怡的大姐对秦怡的影响很大,大姐认识很多参加革命的同学,同时她也参加了很多学生会的工作,因此秦怡在南市区经常看少年宣讲团的宣讲。

1938年,是秦怡人生的一个大转折点。抗日战争爆发后,秦怡一直思考着如何参与抗日。当时,秦怡听说上海交大有11个学航空机械专业的毕业学生,要去成都的航空机械学校报到。于是,秦怡悄悄打包行李,独自坐船,前往武汉。正是这次从上海前往武汉之旅,让秦怡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和中华剧艺社,开启了她的表演艺术生涯。

  传递艺术  

担任兼职教授期间影响众多学生

“在人群中,秦怡教授仿佛在闪闪发光。我当时才19岁,刚到上海这个大城市,秦怡教授的优雅美丽让我印象很深刻。也是那次讲话,让我坚定了从事艺术相关的事业。”时隔十多年,曾作为上海海洋大学学生艺术团一员、现任上海海洋大学艺术团指导教师的何杉回忆道。

身为上海的女儿,秦怡始终关心上海的艺术教育事业,1995年就受聘上海海洋大学艺术兼职教授,经常指导艺术教学工作。2004年秦怡教授到校指导艺术工作时,何杉在舞台上领舞《海的女儿》。演出完毕后,秦怡走上舞台,拿起话筒对当时所有的学生演员说:“你们的演出超出了我的想象,专业度展现了学校优秀的文化艺术育人成效。”

来自艺术家的鼓励和关心,深刻地影响着上海海洋大学艺术团的成员们,也传递着这份对艺术的热爱。当年深受感动的艺术团成员何杉,如今成为了学校艺术团的指导教师,参与排练上海海洋大学大师剧《朱元鼎》等节目。该剧不仅生动演绎了朱元鼎的一生,还艺术再现了他爱国如家、献身科研、培育后学的感人品格,讴歌了以朱元鼎为代表的一代大师淡泊名利的高尚师德师风。“秦怡教授在电影艺术中传递着中国人传统美德,用艺术传递力量,我们也深受教授的影响,希望用艺术引领更多青少年的思想,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感受艺术的魅力。”何杉说道。

“很有幸,我曾与秦怡教授有过两面之缘。”同为学校艺术团一员,现在也从事教育相关工作的校友邹明明回忆道,2004年在迎评促建晚会现场,第一次见到秦怡教授本人,当时她只是学生演员中的一员,参与了青春歌曲联唱表演。“演出结束后,秦怡教授走上舞台与大家合影留念,并对我们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和肯定。犹记得秦怡教授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语重心长的话语给我们极大地鼓舞。她是海洋大学艺术团的一座灯塔和旗帜。”

  热爱电影  

93岁登海拔3000多米高原拍电影

斗转星移,岁月磨洗,秦怡可谓是演艺圈的恒久存在,即便经历并不圆满的婚姻,儿子去世的变故,自身数次手术,她对演艺事业的热爱从未改变。对表演的兢兢业业,为演艺后辈树立了榜样。

拍摄《青海湖畔》时,已经93岁的秦怡不顾自身高龄,除了每天化妆的两个小时外,还要从住处赶到海拔3000多米的拍摄现场往返6个小时。2006届上海海洋大学校友刘鹏曾主持过《青海湖畔》的一场首映式,他回忆道:“为了拍摄这部电影,秦怡老师又是吸氧,又是受冻。但是秦怡老师用她的毅力、淡定和从容,用一个电影人的责任和担当鼓励大家,让大家不要过多关注她。参演的不少青年人都深受打动。”

回顾秦怡的演艺生涯,同样对于演艺后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出演《结婚进行曲》时,因为生活条件差,加上劳累,秦怡嗓子哑到几乎只有气音。在导演鼓励下,秦怡用气音演完三幕五场,获得了观众的肯定。1946年,秦怡回到上海,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并担任上影演员剧团副团长。从业至今,秦怡先后参演40余部电影和电视剧,塑造了无数经典形象。2019年,97岁的秦怡获得了“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秦怡身上有太多上海这座城市的特质,工作时的仔细细致,生活的精致时尚。秦怡的美,来自坚持、坚强、信念,来自对于上海和电影事业的爱,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秦怡主要作品年表

1947年  《遥远的爱》饰演余珍

1956年  《铁道游击队》饰演芳林嫂

1957年  女篮5号》饰演林洁

1959年  《青春之歌》饰演林红

1960年  《摩雅傣》饰演米汗、依莱汗

1979年  《海外赤子》饰演林碧云

1982年  《张衡》饰演桓夫人

1987年  《雷雨》饰演鲁侍萍

2008年  《我坚强的小船》饰演阿娘

2015年  《青海湖畔》饰演梅欣怡

2017年  《妖猫传》饰演老年宫女

2018年  《那些女人》饰演老年水芹

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