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便民核酸采样能力,普陀推动构建“15分钟核酸服务圈”
2022-05-1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伴随社会面基本清零目标的实现,普陀区聚焦家门口、楼门口、地铁口等人流集聚区,积极构建“15分钟核酸服务圈”。实现核酸采样步行15分钟可达,出报告时长不超过6小时。为进一步助力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有序开展,目前已在区内医疗机构等设立24个固定采样点,并对全区其他408个流动和便民采样点工作人员开展岗前、岗中业务培训和定期监督指导工作,规范统一核酸检测标准和要求,提升服务百姓能力,为普陀区复工复产复市贡献力量。

采、送、检、报,实现“内循环”

“现在因为复工复产了,我们每天的采样量都比之前刚开的时候增加不少。”普陀区中心医院急诊科护士长祝秋萍说。自4月26日,兰溪青年公园核酸采样点作为区24小时核酸检测点开放以来,该点位日采样量逾1800管。近两天,随着复工复产逐步推进,日采样量更是已接近3000管。

“现在我们点位主要采样对象以快递小哥、保供人员为主。目前,采样护士实行3班倒工作模式。检验科收样人员每天2-3小时收样一次,24小时不停地进行样本转运。采样点的样本统一由我们医院检验科进行检验。我们整个采样点的‘采、送、检、报’流程都实现了医院内部的消化和运作,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检测效率。”祝秋萍介绍,针对可能出现的大规模采样情况,也制定了应急预案,加强了人员力量储备,希望能够尽快为市民提供核酸报告。

据悉,目前包括上海同济、儿童和区属三家综合性医院承担的核酸检测任务,都能实现“采、送、捡、报”“内循环”。

标准化管理核酸检测亭,“理论+操作+实战”全套培训

“自从有了核酸采样亭,我们社卫工作人员可以在亭内与市民无接触完成信息登记和采样操作,有利于增强对市民的安全防护。”长风街道白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护士长程芸介绍。

据悉,工作人员在核酸采样亭中扫取市民核酸码后,市民便可通过“取货口”获得相应的试管和棉签,采样人员通过特制的手套采集样本,并将样本直接放样本存储区,大大减少了面对面接触,避免了接触和呼吸造成感染的风险。

“目前医务人员除了采样以外,还要负责送检、采样亭消杀等工作。核酸采样亭的消毒非常简单方便。室内它配有紫外线灯消毒,可以在工作前后对采样亭进行自助消毒。室外的部分及相关场所,我们会派人每天进行空气消杀和固体表面消毒,医废和垃圾也会及时回收并消杀,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程芸补充道。

“5月5日至6日,我们和街道对招募到的100多名第三方人员进行了为期2天5批次的理论培训。内容主要涉及扫码、采样、穿脱防护服等,现场通过观看视频、操作示范、理论学习等课程,帮助大家有效提升理论水平,夯实实战基础。”据真如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邱竞逸介绍,培训结束后,所有人员需通过考核,经区卫管中心颁发合格证后,才能上岗操作,“5月9日至10日,我们联合街道再次组织了实训,还请各位学员作为志愿者参与到大筛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从核酸扫码到采样,全程参与,帮助大家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提升便民核酸采样能力,为复工复市提供保障

“我们派医务人员前往辖区内各常态化采样点进行全程督察和指导。同时,通过建立微信群,在群内直接反馈相关问题,提供正确的操作视频和教程,形成了有效的问题发现-反馈-沟通-解决机制。”甘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宇说。

为进一步加强区域常态化核酸检测点的管理和安全规范工作,5月15日,普陀区卫生健康委组建由卫监所、卫管中心和各社卫等人员构成的督导检查组,对辖区内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开展专项督导,进一步规范各点位运作,加强安全防护指导,为分阶段复工复市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结合各项要求和规范,对区内便民核酸采样点进行全覆盖调查和监督指导,督导内容包含采样点开放情况、人员资质、布点分区、个人防护、消毒消杀、样本转运和医废处置等各方面,对于存在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当场对相关机构进行了沟通并要求他们立即整改落实到位。”普陀区卫生健康委监督所副所长于金玲介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