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同心守护,静安这个独一栋的小区“无疫”又“有腔调”
2022-05-2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新闸大厦是静安寺街道三义坊居民区唯一的一个商品房小区,大楼里现有住户133户,居民277人,外籍居民有40余人,60岁以上的居民占比达50%。但自4月2日至今,新闸大厦一直无新增阳性感染者,成为了静安区首批“官宣”无疫小区。

其实,早在4月浦西进行封控前,新闸大厦就因出现1例阳性病例提前进入封闭管理。没有提前购买食物、储备物资的“空隙”与“机会”。

缺乏物资、外籍居民看不懂中文通知,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新闸大厦是如何保持无疫的?原来是在居民区党总支引领下,“三驾马车”协同作为,联合楼内志愿者团队及居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义务理发

让特殊时期居民生活依然“有腔调”

面对一开始“猝不及防”的情况,新闸大厦的党员积极响应市委组织部《致全市共产党员的一封信》号召,与楼组长们“疫”线出列,原本十几人的志愿者团队,慢慢壮大到52人。

团购小分队、“壮丁”搬运工两个工作组,在原有的防疫信息通报、核酸检测协调、防疫物资派发等志愿者团队外应运而生。

三义坊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郁诚楠告诉记者,这些团购志愿者为大家寻找优质、平价的保供物资,再进行开团、统计、运输、消杀、分发,当起了精打细算又注重品质和安全的“团长”,运作有序平稳,既保障了居民们封控期间的物资,又大大提升了居家隔离的幸福指数。

封控期间,郁诚楠听闻居民希望小区内能有理发的志愿服务,便联系上了新闸大厦一对有美发手艺的美籍华裔夫妇陆立人和丁美玲。无巧不成书,这对夫妇因在物业这边听说了居民的急切需求,打算联系居委提供理发志愿服务,于是一拍即合,大堂夫妻理发点就设立了起来,夫妻俩在和居民们沟通后,目前每周都会提前安排合适的时间义务理发。通过免费为楼里有需要的居民解决“头等大事”,好让邻居们即使在家,依然能有一个“精致”的姿态。

在提供理发服务同时,夫妻俩十分注重消杀,居民们也十分配合,轮到自己才下楼来,避免人员集聚。此外,丁美玲发挥自己精通英语的优势,成为了大厦外籍人士的翻译志愿者。

是小语种翻译志愿者

还是社区老龄关爱的专员

新闸大厦中居住了不少来自各个国家的外籍人士。但4月1日的封控通知只有中文版,没有英文版。之后接踵而至的各种通知也同样亟需翻译,这让郁诚楠犯起了愁。

据郁诚楠介绍,来自辖区一家法式餐厅蝶舍的三名员工志愿者精通西班牙语等小语种,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们承担起小区的翻译工作。外籍人士遇到需要外出就医情况的,他们也积极主动对接居委会和街道,帮助他们尽快对接安排。“多亏了他们的帮忙让我们和外籍人士沟通没有障碍,新闸大厦也有不少外籍人士受到他们的带动,后来也申请出来做志愿者。”

蝶舍是三义坊居民区辖区内的一家法式餐厅,在疫情防控初期,餐厅内的这三名员工便主动要求参与居委会的防疫工作。从三月底开始,他们就没有回隔壁街道的员工宿舍,而是选择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同吃同住,参与了小区核酸检测、抗原分发、配药等一系列的工作。

上岗一周多,由于封控工作时间拉长,工作人手愈发紧缺,这三人主动承担了三义坊居民区近100名老人的助老餐发放工作,这些老人里大部分都是高龄、独居等重点关怀老人,送餐的同时,他们还会了解老人的身体状态和需求。从刚开始偶尔会送错餐到现在三人已经基本能叫出每一位老人的名字,并熟知他们大致的居家和身体情况。

“三驾马车”协同

是小区“无疫”的关键所在

除了基层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在抗疫一线忙碌,居民们也将大家的辛苦看在眼里,不仅对各项工作积极配合,前段时间还为物业的工作人员们募捐了一笔“生活保障费”。

原来,新闸大厦的物业经理在4月浦西管控之前,就被封控在自己的小区。考虑到在疫情防控期间,新闸大厦的物业难以运行,这时,物业助理高先生迎难而上,承担起了物业经理的职责,带领着保安、保洁维持着小区的日常管理。送快递、送物资、维持小区整洁、守好家园大门……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这些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然而,由于封控时间较长,物业几名工作人员的物资储备渐渐减少,于是,新闸大厦许多居民开始自发送去一些爱心饭菜和生活用品。但是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为了感谢物业工作人员的付出,在新闸大厦业委会副主任周树明的发动下,居民们自发为物业管理人员众筹了一笔资金,供他们购买一些生活保障相关的物资储备。除此之外,居民区还在大堂设立了“爱心角”,用于居民之间无接触自助交换富余物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