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3000亿元以上,6 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审核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今天(5月29日)下午14:30,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99场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市商务委主任顾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费予清出席,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预计全年将为市场主体减负各类资金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
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面临营业收入锐减、成本刚性支出、流动资金紧张等困难,《行动方案》在这方面有哪些政策举措?企业如何享受到这些政策红利?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表示,针对企业面临的经营当中的难点、痛点,当务之急还是要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减轻包括用工、用能、房租、社保、税费等在内的各类成本。为此,《行动方案》提出实施“缓免减退补”政策:
一是阶段性“缓”。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陆铁路运输等5个特困行业,按照国家规定,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费单位缴纳部分,并结合上海实际将医疗保险费也纳入缓缴范围;其中,养老、医疗保险费缓缴期限至今年底,失业、工伤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1年;对符合条件的其他特困行业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后续也将按照国家规定来实施社保费缓缴政策。
对受疫情影响的用人单位,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缓缴期限为今年4月至12月。对按月、按季申报的纳税人,将4、5、6月份的申报纳税期限延长到6月30日;对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将2021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纳税期限延长到今年6月30日;纳税人受疫情影响,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申报纳税仍有困难的,可依法申请办理延期申报或延期缴纳税款。
二是普惠性“免”。一方面,着力推动国有房屋免租政策展期加力,2022年免租期限统一延长至6个月。另一方面,积极实施非国有房屋免租补贴政策,鼓励非国有房屋业主或经营管理主体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6个月房租,由市区两级财政按照减免租金总额的30%予以补贴,具体由各区政府负责实施。同时还配套提出,减免房租还可减免相应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总之,通过物业业主让一点、市区财政补一点、“房土两税”减一点,努力放大房租减免政策效应。
三是多渠道“减”。在降低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网等成本上多管齐下,对非居民用户给予3个月应缴水费、电费、天然气费10%的财政补贴,供水供电供气企业在计费时统一减按原账单费用的90%进行结算,非居民用户无需申请或办理其他手续;对非居民用户免收今年超定额累进加价水费,将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此外,还免收3个月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将今年4-12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降至现行标准50%。
四是大规模“退”。在已出台的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6个行业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按月全额退还基础上,后续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将在更多行业实施增值税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并在4月份对微型企业、5月份对小型企业先后启动增值税存量留抵退税工作的基础上,将中型企业申请退还时点从今年7月提前至5月,大型企业则从今年10月提前至6月,在今年6月30日前实现符合条件的各类型企业增值税存量留抵税额“愿退尽退”。对受疫情影响确有困难的纳税人,支持申请减免2022年第二、三季度自用房产、土地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五是针对性“补”。聚力支持疫情期间稳岗就业,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困难行业企业给予每人600元一次性稳岗补贴,每户企业补贴上限300万元。对招录登记失业三个月以上人员或我市2022届高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按每人2000元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我们做了初步测算,本轮《行动方案》提出的政策措施叠加3月底市政府出台上轮“21条”政策,预计全年将为市场主体减负各类资金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
同时,将通过推出《行动方案百问百答》《政策汇编电子手册》等多种方式,便利企业知晓政策、申请政策、享用政策,通过免申即享、一键即享、线上办理、精准推送等途径,推动各类助企纾困政策能够高效直达各类市场主体。
6 月1日起将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审核
目前上海形势已经好转,下一步上海要如何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和产业发展,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又是如何让更多企业受益,如何让产业经济尽快恢复?
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表示,本轮疫情对上海产业经济和市场各类主体带来较大冲击,广大企业对复工复产有着迫切的希望。前期,以头企业为牵引,以点带链、以链带面,推动一大批企业的工复产。
5月下旬以来,各个区各个部门不断扩大复工复产复市范围,比如临港新片区、上海化工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100%实现了复工复产,像金山区、奉贤区等区规上企业复工复产率达到90%以上,很多区都取消了员工返岗证,不是“白名单”企业也一视同仁复工复产。
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特别是广大企业管理者、广大员工,克服了各种困难,吃住生产都在企业,保证了复工复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接下来,我市将陆续出台扎实的助企纾困政策,抓好贯彻落实,让企业主体能够切实受益,加快恢复产业链供应链的正常运转,不断重振和提升上海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一是全面推进复工复产。6 月1日起,全市进入全面有序复工复产复市、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将取消对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审核,服务好企业复工复产的合理需求,推动产业园区、办公楼宇等加快全面复工,仓储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专业服务业企业应复尽复,支持所有符合防疫要求的企业同等复工复产,“白名单”“白名单”企业一视同仁,为广大中小微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积极创造条件,企业员工能够正常上下班通勤。
二是落实好各项惠企举措。在房屋租金减免方面,落实好国有企业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6个月免租金,预计将惠及9万多市场主体,减免约140亿元。推动在沪央企、各类产业园区开发主体包括非国有企业为广大中小微企业减免租金包括上海烟草、上海电信、中广核等在沪央企积极响应制订房租减免方案,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汽车新能港、市工业综合开发区等一批产业园区正在积极推进实施具体方案。
在中小企业纾困方面,将组织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减少对中小企业的拖欠;会同广大银行推出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进出口银行设立了15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预计将为本市企业减轻资金成本10亿元以上很多银行为本市“专精特新”企业提供1500亿元授信额度,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了650亿元以上的授信额度;加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按照0.5%最低标准收取担保费,对政策性的创业担保项目免收担保费,推动应贷尽贷、应保尽保,1-4月市融资担保中心担保贷款超过190亿元,增长了45%。
在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这次疫情将大大促进企业数字化进程,数字化对云网的成本也提出了要求,将推动降低企业用网成本,将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今年新增企业宽带用户套餐原则上500M起步,针对特困行业减免部分宽带月租费用,同时,扩大软件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应用面,惠及广大中小微企业数字化需求。
强化为企服务方面,持续开展各层各级领导干部“促发展、保安全”大走访活动,主动关心和服务企业,送政策上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同时,发挥“一网通办”、随申办、市企业服务云包括疫情期间推出帮助广大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小程序“益企服”,为广大企业提供专项服务。
“益企服”目前共有1.2万家企业注册,访问量超过370万次,累计受理复工复产各类诉求超过5000项。6000多位中小企业服务专员,一对一为企业进行线上线下的服务。 支持专业服务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法律、市场等方面各类服务帮助企业尽快走出疫情影响、恢复活力。
促消费促应用方面,一方面,发挥新能源汽车推进办公室作用,落实好重振经济政策措施(50条)中关于新增客车牌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纯电动车购买财政补贴等具体政策,同时推出便民服务,最短7个工作日完成牌照申领,同时推动汽车厂商对新能源新车型进行消费促销活动。另一方面,支持市场主体加快推出绿色智能产品,研发创新数字防疫设备,列入创新产品目录的,通过政府采购、首购订购和产业链供需对接,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
三是加快重大产业项目投资落地。将全力发挥投资促进作用,提振产业投资信心,稳住存量还要扩大增量。近期,临港新片区、奉贤区、嘉定区等通过“云签约”、“云洽谈”、“云对接”等方式推进产业项目落户分别有200-300亿以上项目签约落地。我们将简化审批流程、容缺后补,加快项目环评、施工许可、融资服务、用工用料等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下半年集中推进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带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加快制造业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接下来,将召开全球投资促进大会,邀请更多的优秀企业、机构和人才来上海投资兴业,为恢复和重振上海经济、共创美好的未来一起发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