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复学在即,如何心理疏导迎考?心理老师的建议请收好!
2022-06-0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6月6日起,上海高三、高二年级学生将返校复学,6月13日起初三年级学生也将返校。虽然重新与老师和同学们相聚校园很让人期待,但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备考也让不少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已经适应了居家的节奏和作息,复学后不能很快适应怎么办?习惯了“宅家”,出现“解封式社恐”怎么办?针对学生们的这些担忧,上海市敬业中学心理老师、上海12355心理咨询师姚项哲惠给学生们送上了心理调节锦囊。

1.复学在即,怎样让自己尽快适应,尤其是已经适应了居家的节奏和作息,复学后每天要多两个小时通勤时间,一下子不能很好地适应怎么办?

答:居家学习到返校复学,变化的不仅是场地与环境,更包括了时间安排与生活作息。不少同学也都知道要调整作息,但有的同学还是会有很多担心,甚至想强迫自己尽快进入线下学习的作息,反而容易焦虑;还有的同学对自己“迷之自信”,感觉前一晚调整一下也能迅速适应。

短时间内突然的作息变化可能会造成生物钟失调,从而影响心情。我们需要的是缓慢调整、小步改变,提前给自己几天时间逐步适应,这不仅给自己建立了“缓冲带”,同时也是一种“心理建设”,告诉自己要逐步回归线下学习了。如果同学发现自己入睡困难,可以尝试“4-7-8呼吸法”:先用嘴做一次深呼吸,然后鼻子吸气4拍,屏住呼吸7拍,用嘴慢慢吐气8拍。重复这样的呼吸4次,为一组,做三组,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有显著效果,能够帮助更好地入眠。身体的调整能够由外而内地促进心理的调节。

2.居家学习这么长时间,已经习惯了“宅”在家,对于重新回到校园跟大家面对面交流,反而有些担心和不适,好像就是网上说的那种“解封式社恐”,怎么办?

答: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自己到底回避的是变化的社交,担心自己难以适应,还是担心近距离的交流有安全的隐患,或者其实回避的是社交以外的东西,比如临近的考试等。

如果是第一种,我们要知道,学习场所、生活作息都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有所变化,不适应也是正常的。我们都有想要与人联结的愿望,何况是同窗几载的伙伴,带着真诚的心,听一听同学们居家期间发生的趣事,或许能帮我们迅速和大家产生联结。

如果是第二种,那么掌握必要的防疫知识,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我们仍能与同学们开展交流,口罩隔离的是病毒,并不是我们的心。

如果是最后一种,就要想一想自己真正回避的是什么,尝试面对问题,将复学视为一个“重启”。

3.复学后很快就要考试了,我感觉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没复习,时间不够用,很焦虑,怎么办?

答:其实没有人是掌握了100%的知识才上考场,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点都完美收入囊中然后去考试。尤其在最后阶段,复习的目的更多是在于巩固知识、查,我们要避免期待着自己短时间内突飞猛进,同时也要对已做的准备有信心。复学前可以整理一下居家学习期间的作业和复习资料,也是梳理这段时间的学习与收获,看见自己的“储备”。而面对未来的焦虑,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根据考试时间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列出每天详细的复习计划。然后拿起笔,积极投入当下的学习任务,这是迎接明天最好的方式。

除了迎考的学生们,两三个月的居家在线学习再加上高考中考延期,也让不少毕业生的家长在心理上“备受煎熬”。对此,姚项哲惠老师也给家长们提出了心理疏导建议:

1.懂得接纳。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有紧张、迷茫,不知所措,要让他/她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包含着大家都一样,有情绪是正常的,也包含着家人对孩子的关心,让他/她感受到家是其坚强的后盾。

2.学会相信。相信孩子,他们已经有了多年学习和考试的经历,他们即将或者已经步入成年,自我管理能力、应变能力也都在不断提升。想法上,从“你不行”转变为“你可以”,这也是对孩子重要的积极暗示。家长的信任可以说是自身焦虑的“释放剂”,也是孩子的“定心丸”。

3.积极“暂停”。家长需要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将焦虑传递给孩子。如果发现自己处于情绪之中,可以采用STOP技术进行调整:觉察自己的状态并停下来,做几个深呼吸,观察周围想想自己在哪儿、在做什么、想和孩子达成的一致目标是什么,恢复理性后再继续沟通或行动。

4.积极应对。家长的积极应对在于“以不变应万变”“化主动为被动”,避免将生活重心都放在孩子的身上,和孩子一起维持日常作息,有助于放平心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不必“主动出击”,避免当“监工”和“裁判”。更多做好后期保障,如明确防疫要求、做好防暑降温准备等。

5.寻求支持。或许身边有之前经历或正在经历相似情况的家长,可以和他们聊一聊,找到彼此的共鸣,了解好的做法,获得一定的支持。如果发现自己难以调整,或者和孩子沟通困难,也可以求助学校心理老师、区心理中心、上海12355、市心理热线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