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疫情中的邻里情”,复旦团队发布研究报告
2022-06-1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12罐可乐“自助式”以物换物换出了一个“小超市”;89岁独居奶奶写给90后女孩的信,暖哭了……疫情下上海人的互助太暖了,并带来邻里关系的极大改善,被网友们调侃为“社会面亲邻”。据此,复旦管院研究团队也完成了一份《疫情中的邻里情——封控中的社区互助行为分析》最新研究报告。

疫情重构上海各个社区间的邻里关系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胡建强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面向社会公众发放了一份线上调查问卷,希望对疫情中的民众互助行为开展调查研究,总计有8557位受访者深度参与了此次调研,为研究团队提供了大量客观真实的数据与案例。

胡建强介绍,最初选择“亲社会行为”这一课题,是因为研究团队中的张诚老师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团队观察到疫情重构了上海各个社区间的邻里关系,这个课题方向很有意义。

“最终将调研报告取名为《疫情中的邻里情》,是因为无论从客观数据,还是调研细节上,我们都发现,更多的人们愿意向陌生的邻居伸出援手,互帮互助。客观真实的数据背后,我们看到积极向上的行动力量,看到守望相助的人性之光。”胡建强说道。

团队发现,上海正在重建全新的邻里关系。小时候的上海,邻居间相互保管钥匙很正常,很多家用品也会共用,但后来邻里关系越来越淡薄了。“以后我们要做社区共建,比如说社区养老,还是希望邻里间能互相照应,就如同这次疫情期间大家的表现一样。”

小区被封控时邻里援助的形式与总量都会增加

此次研究发现,随着小区因出现新冠感染者而被封控时,受访者提供邻里援助的形式与总量都会增加,也期待获得更多的帮助。但当同一楼层或者家中有阳性感染者时,邻里援助行为明显减弱,会呈现“明哲保身”的倾向。

对此,胡建强分析说,疫情封控中的社会互助,是一个公众密切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中,当个人力量无法抵抗来自大自然的危险时,人类总是会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来共度难关。然而,如果“抱团”本身也有危险时,人们的选择就是一场人性的测验。因此,在调研报告中,也提到了这一点。

与此同时,受访者是否身处上海、性别、年龄、最高学历、家庭收入水平等因素均会影响他们提供帮助的行为与对获得帮助的期待。处于上海的受访者性别、年龄、最高学历、家庭收入水平等因素对他们帮助行为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方式,而其他疫情城市受访者的社区互助行为并未随个人或家庭特征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从趋势来看,在上海,社区互助行为总分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40-49周岁年龄段的人群提供社区互助总分的中位数最高,说明该年龄段是提供社区互助的最活跃人群。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