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部分体育运动场所恢复开放
2022-06-1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崔子润

近日,上海部分公共体育场馆如徐家汇体育公园、市民体育公园(嘉定)、江湾体育场、浦发银行东方体育中心等,正积极落实错峰、预约、限流等防范措施,都在逐步有序开放中。记者发现,其中,室外体育场所开放数量较多,青年群体普遍参与程度较高。

 // 场馆注重保障运动安全 // 

6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徐汇体育公园室外足球场时,发现那里已经有了一些“球友”。足球场入口处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进行检查口罩佩戴、预约信息、扫描“场所码”、现场测温、出示72小时内核酸阴性检测报告等流程。

据悉,为了保护申城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室外足球场仅限练习,不开展对抗性比赛活动。五人制每片场地不超过11人,七人制每片场地不超过15人,2片场地每个时段接待总人数不超过26人。“我们室外场地一共可以满足54人踢球,按照不高于满场人数的一半,所以决定同时段不超过26人的人数限制。”上海久事国际体育中心有限公司公共体育部经理任波告诉记者,“场馆将每天对开放区域、洗手间、休息区、门把手、出入口等关键位置进行定时区域消杀。”

随后,记者前往浦发银行东方体育中心室外球场,发现门口同样放置着“数字哨兵”,分别对二维码和人脸进行扫描,在显示正常后方可进入球场。网球场和足球场的每个位置都有市民正运动着,但不拥挤。记者了解到,每次市民使用完场地,都会有专门人员进行消杀。场地旁还有专门的医务室医生保障市民运动安全。

 // 场馆需提前预约 // 

金山区是最先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也是上海市最早一批实现开放体育场馆的。“主要是室外专业的足球场开放。夜间受光线效果影响,所以白天的利用率较高一些。”区体育中心负责人干艳红说,“由于限流,目前人员不多,最高峰一天达到约150人次。”

金山体育馆运营部经理杨俊杰告诉记者,目前场馆开放了室外篮球场、足球场、健身广场、健身步道及门球5个室外场地的运动项目,还有室内羽毛球运动项目。从6月1日接待人数72人次,到6月7日接待人数364人次。“我们按照错峰限流的原则,集体项目场所的活动人数不超过满场的50%。疫情期间,足球、篮球以及羽毛球项目都是需要提前预约的。”

“疫情刚刚恢复常态化管理,所以大家都很配合我们的各项防疫要求,也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给大家,让大家更健康、安全地健身锻炼。”杨俊杰说,“我本人在业余时间也会经常来打篮球,自封控以来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没有好好运动,如今金山体育馆开放了,还是在专业的场所和场地上运动有感觉。”

市民徐先生说:“还没有复工的时候,我就期待能来打球。像我比较喜欢双打,但现在由于限流,只能单打,已经比较满足了。希望疫情赶快结束,有更多的球友一起来打球。”市民王先生说:“复工复产第一天的时候,我们从市区开车来到了金山,已经有体育爱好者进行体育锻炼了,场地也非常好,门口的检查人员很到位。我们有信心把身体锻炼好,战胜疫情。”

同时,由于场地的硬件、运动氛围及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位于中心城区的徐汇体育公园,线上预约体育运动受到球友的广泛关注,报名的人数爆满。截至目前,7人制足球场已约满,5人制足球场还有少量空档。值得一提的是,在受到疫情持续影响的大环境下,F1电竞中国冠军赛作为沪上最快恢复赛程、线上开赛的体育赛事,同样为上海体育产业的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

 // 为市民居家健康提供指导 // 

记者了解到,随着6月1日全面复工复产,上海体育局宣布全面落实《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上海市体育局发布《关于支持体育企业抗击疫情加快恢复发展的实施细则》,出台10项措施助企纾困,将拿出1亿元资金扶持体育产业。

“这个扶持政策暖心、扶持力度大!”洛合体育董事长戴富祺表示,“公司为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拓展员工的知识领域,开展全员线上培训。自3月中旬以来,公司邀请各行业大咖等,针对体育产业、运动健身、财经理财、新媒体、网络工程、公众急救等内容,开讲70多场培训。”

尚体副总经理王亮介绍,公司除了组织员工开展线上培训,学习运动健康管理、企业管理、运动健康师线上培训等课程,还发挥了线上健身课堂的作用,健身教练通过抖音号、视频号进行了百余场线上锻炼直播,为市民居家健身提供指导。

5月中旬,市体育局发放了《上海体育产业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与后续经营需求调查》,最终回收了近700家体育企业的问卷。据了解,问卷调查企业涵盖体育健身、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等各业态,其中微型企业占49.4%、小型企业占42.1%、中型企业占5.7%、大型企业占2.8%。调查结果显示,体育企业受疫情冲击较大,小微企业形势尤为严峻,87.9%的体育企业在疫情期间整体停业,62%的体育企业面临资金链或房租压力,95.5%的体育企业希望出台专门针对体育行业的惠企政策。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产业协调创新中心主任黄海燕认为,“上海体育局使出的‘硬招’挺不容易的。一方面要从各个项目经费中拿出剩余的钱补贴到体育企业,另一方面要做一个细致的调查问卷,确保企业所需,这对于企业家们来说是雪中送炭,是‘救命钱’。特别是对于小、微企业而言。所以无论从体育产业到管理行业的精细化,还是企业的获得感,我都非常赞同,为这个行动点赞!”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崔子润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