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诞生地迎接党的又一岁,全新情景党课《红夜》今日上线
2022-07-0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图、视频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今天,中共一大纪念馆恢复开馆。7时30分起,在一大广场举行升旗仪式、纪念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不少游客、市民、老党员特意选今天前来瞻仰中共一大会址重温党史。为了纪念党的生日,中共一大纪念馆精心准备的全新情景党课《红夜》也在今天正式上线。

  == 市民老党员自发前来庆祝党的生日 ==  

一大早,许多党员、市民都自发前来参加升旗仪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大家直言心中无比激动澎湃。

大学老师刘敏带着正在复旦二附校上一年级的儿子杨铠源同来。杨铠源和朱林曦小朋友是同桌,于是,两位妈妈就提早约好一起带着孩子前来。

“这里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在七一当日能前来重温党史非常有意义。我也希望他们从小了解党的历史,知道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再看今天新时代祖国的强盛,更加激起努力学习的动力,长大之后能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更加有价值有贡献的人。”刘敏说,孩子也是非常有信念,每次说起自己理想的时候,都希望自己祖国越来越强大,在世界上越来越有影响力。

季奶奶已经79岁了,曾经是一名铁路话务员。她于1993年入党,即使退休后依然以时刻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每日在“学习强国”打卡学习,早已融入了生活习惯,“也是给自己学习的机会,了解国家大事”。今天一早,她乘坐55路头班车从杨浦出发,妥妥成为了中共一大纪念馆的第一位排队观众。在党的生日这天,瞻仰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一大纪念馆,对季奶奶来说,自己已是第三年这样坚持了,“很有意义,不断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家住金山的63岁老党员刘华东为了今天前来参观,昨天晚上就住在了附近的酒店。刘华东说,自己以前一直忙于工作,没有机会来参观。今天是党的生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专门来纪念一下,非常有意义。

  == 新党员以入党宣誓铭刻初心使命 ==  

在庄严的升国旗、唱国歌仪式中,“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上海市新党员代表入党宣誓活动今天上午在中共一大会址门前拉开帷幕,来自全市各区、市委各工作党委、在沪央企的新党员代表参加活动。

在党的十九大代表、市第十二次党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研究员李媛的领誓下,全体参加人员面向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进行宣誓。广大党员宣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护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建设好新时代人民城市的坚定决心。新党员代表纷纷表示,要更加自觉地把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好、弘扬好,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继续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创造无愧于上海这座光荣城市的新业绩。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顾宗铨是其中一名新党员。他于2019年从海外回国后站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并全力投身科研攻关工作。“100多年前,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首个中译本,为党的创建奠定了重要思想理论基础,也根植下了复旦大学百年的红色基因。在我身边有很多优秀的党员典型,他们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坚守科研一线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新时代的大先生,他们的先进事迹时刻激励着我,感召着我,使我产生了向党组织靠拢的信念。”

顾宗铨在入职三个月后,向所在教工党支部正式递交入党申请书,党组织第一时间与他谈心谈话,关心工作生活和思想学习,并对他进行了悉心培养,帮助他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经过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以及自身不断的学习努力,顾宗铨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尤其是今年3月以来,我亲身经历了抗击新冠疫情大上海保卫战。在这场守护人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实践中,涌现出的一个个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更加激发了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和责任。”

顾宗铨说,自己将进一步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宣言精神,时刻不忘党员的光荣身份,时刻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心怀国之大者,加快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促进科学科技成果转化,以实际行动贯彻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当天,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还为原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倪兴祥同志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并带领全体一大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用铿锵有力的誓言铭刻初心使命,牢记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全力守护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 新党情景党课《红夜》今日上线 ==  


中共一大纪念馆精心准备的情景党课《红夜》也于今日上线。

自去年7月1日,中共一大纪念馆情景党课开讲以来,先后推出了《新的新青年》《青春之中国》《开天辟地大事变》等原创党课,值此七一,推出全新的情景党课《红夜》,聚焦建党前夜,回顾建党初心。

《红夜》策划编剧之一、中共一大纪念馆宣传教育部主任杨宇介绍,该剧聚焦中共一大召开前夜,李达和李汉俊就党的纲领展开激烈的讨论。“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党员可不可以当官’,其背景则是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原则、纪律约束的重大分歧。二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中华民族何去何从,究竟哪一条才是合适中国人自己的道路?不知不觉,东方开始出现鱼肚白,黎明的一缕阳光洒了进来.……”

杨宇说,这是首次进入中共一大会址二楼李汉俊房间实景拍摄,首次聚焦中共一大会议上产生的激烈争论,并首次以微电影的方式呈现的情景党课。

记者了解到,《红夜》主创团队都是来自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部的“90后”,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他们,对剧本进行了细致打磨,抓住历史中的细节,细节里的故事,故事中的温度。在馆领导的指导下,通过线上剧本围读、实景彩排等环节,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性和艺术性。饰演李达的何博恒说:“在一大会址二楼拍摄,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心情既激动又紧张,我们一定会用心为大家讲好党的诞生地的故事。”

另外,今日起,位于黄陂南路373号的上海“最红”咖啡馆“一咖啡”正式开启堂食。人气爆款如“觉醒的年代(黑咖啡)”“镰刀锤头(拿铁)”“德先生钟意的南橙拿铁”“赛先生喜爱的北栗拿铁”及“上海风”“浦江雨”天气系列盲盒等,深受欢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