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青年”海报背后的“灵魂画手”,用画笔记录战“疫”感动瞬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配药侠”护四方》《“小青菜联盟”贴心到家》《剑指苍穹 圆神州飞天梦想》……3月,团市委发起“致敬守‘沪’者创作公益行动”,社会化招募青年插画师和各行业插画爱好者,将战“疫”中的“闪光青年”以及温暖故事通过插画的方式记录下来,青春上海编辑团队加上文字标题制作成海报发布,至今发布原创海报超过40张。
海报背后的“灵魂画手”不仅有专业的插画师,更有白领、老师、公安干警、医生、新媒体编辑、学生等。虽然身份各不相同,想用画笔记录下战“疫”生活和青年故事的心意却相通。
黄毅伟 最难绘制的是中国航天器
赴九天,问苍穹,致敬中国航天人。来自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黄毅伟将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集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八〇一所载人航天推进系统部的故事绘制成了海报《剑指苍穹 圆神州飞天梦想》。这支青年团体始终奋战在我国载人航天领域推进系统研制工作一线,研制出国内最为先进、复杂的推进系统。
黄毅伟的创作来源于梵高的星空,画面中既有中国载人空间站、长征五号,也有中国宇航员,他想展现中国航天人追星揽月,从未停止对宇宙探索的精神。这幅蜡笔画插画风格的作品花费了黄毅伟近两周的时间,主要时间花费在中国航天器的绘制上,“为了避免出错,画之前我翻阅了大量图片进行参考。”为了更突显星空的璀璨,他还使用了发光链条以及柔边缘,用色也比较大胆,“因为大背景是深色,就可以尽情添置星空。”
黄毅伟是公司团委一名干事,平时负责青年工作以及宣传,工作中会涉及一些绘画及设计,一些与公司相关的形象人物设计就出自他手,还打造过一些创意周边。所以当看到“青春上海”微信公众号发布招募活动时,他觉得可以用自己所爱所长去传递发生在身边的伟大故事。“航天与航空都是人类从始至终不断去探索和发现的命题。摸着石头过河,难免直面多次失败,但就是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使得中国航天事业不断迈进,希望通过这幅画大家能感受到这样的精神。”
徐璠 注重呈现“配药侠”的故事感
90后徐璠从事服装设计工作,她是从朋友处得知“青春上海”招募青年插画师的活动。当时疫情在家,虽然她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做志愿者,但感动于身边的志愿者付出,想用这个机会出一份力。
徐璠感动于“配药侠”的故事,当时在上海青联社区代配药品志愿服务行动中,有志愿小分队7人在15天里派送了588单,服务时长492小时……看着这串数字,她想到自己身边的志愿者,当时楼栋里有一位独居老人,子女和保姆都没办法在封控前赶来,小区志愿者成为了“配药侠”,为老人联系居委,帮忙代配药,还关心老人日常生活,“老人的子女也很感激,回赠了他们一些物品。再看‘配药侠’的故事,我觉得困难面前,有责任有担当的人还是很多的。”
构思海报时,徐璠觉得要呈现故事感,可用条漫或分镜稿,一位“配药侠”忙碌穿梭,加上拿到药的居民开心满意的画面,“这种一来一往的画面更有互动感。”在脑海中构思了一天,找寻素材后,徐璠花了3、4个小时一气呵成,再调整了配色,用了饱和度高一点的画面。
虽然不是职业插画师,但学美术的她喜欢用扁平画风和自由画风的插画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次的参与很有意义,也算用自己的所长做了一些帮助他人的事,实现了自己的一点价值。”
曹婷婷 一人承担2幅海报的00后
《早知道 贴心窝》海报出自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00后学生曹婷婷,呈现了中共党员、闵行区政协青年委员李晖的抗疫故事。李晖是不少人熟知的“灰鸽叔叔”,疫情期间,他自制社区防疫小报“鸿发早知道”,记录身边人关心的点滴日常,打通信息抵达的“最后100米”,也成为不少社区居民的“隔离期必读物品”。
曹婷婷拿到文案后,还去看了“灰鸽叔叔”的公众号学习,学习广告设计的她觉得有一瞬间动画场景比较好画,于是她捧着手绘板对着电脑设计了3天,她将主角李晖放在海报右下角,一双在键盘上打字的手表现他的状态。同时又融入不同场景,如右上角两位中老年人看到小报后开心的样子,又如分发抗原试剂的样子,海报的配色也经过几次调整,才最终完成了作品。
让曹婷婷感到荣幸的是,因为《早知道 贴心窝》海报反响良好,她还受邀参与创作了上海共青团建团百年主题海报,从草稿到修改完成用了近一周。一开始设计以跑道形式体现数字“100”寓意建团百年,最终采取数字“100”嵌套形式,绘上医务人员、楼长、团长、消杀员等一系列普通却“闪光”的青年,体现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和团组织奋力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让青春在抗疫大局中闪闪发光,就是对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的最好纪念。
插画对青年而言很有吸引力。看到“青春上海”发起的公益创作行动后,曹婷婷想着能发挥所长,便绘制了一幅隔离病房里的故事进行投稿,顺利加入创作行动。绘画过程中考验创造力,但这是曹婷婷表达自己想法的途径,她也会将兴趣当成工作,继续用插画记录生活。
张育雯 接警员绘笔下的“靠谱小伙”
来自上海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张育雯是一名普通接警员,平时上班守着话机接听从上海各处打来的电话,论工作和插画没有任何关系,但她这次也成为了公益创作的插画师之一,用扁平画风记录了“靠谱小伙”季申泽的故事。季申泽在社区志愿服务的68天里,协助社区完成了840户、2497人累计22轮全员核酸检测,还多次参与保供物资派发。
读到“靠谱小伙”的故事让张育雯觉得熟悉,因为她也是自己社区的防疫志愿者,身边志愿者也几乎是一人身兼多职,很不容易。所以她在设计画面时一个都不想漏,海报上绘制了喷洒消毒液、核酸喊楼、线上配药、发放物资等各类场景。“我的海报中有许多小画面,就是想尽可能完整地描述社区志愿者的经历。”从构思到成稿,一共花了3天左右。
绘画对张育雯而言是解压神器,当她在“青春上海”公众号发布的推文中看到了“闪光青年”其他海报时,她想挑战一下自己在插画方面是否有突破,“而且我也做志愿者,看着故事就挺感动的,想用我的画笔带来一些正能量,建立终会过去的信心。”
章珏之 骑车送过保供品,更懂骑手不易
“在我眼中,外卖跑腿小哥就是英姿飒爽的。”这是上海爱婴室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章珏之在疫情期间对外卖骑手的新认识,也融进了她设计的《良心跑腿小哥》海报中。她记录的是35岁美团骑手张玉振的故事。这名部队退伍老兵有着十年党龄,疫情期间他坚守配送一线,还在微信群里向其他骑手发起号召,要规范服务,凭良心赚钱。
海报中,黄色为主色调的骑手很酷很可爱,在他身后还树立了一部巨大手机,因为疫情期间,手机是大家使用频率最高的“必需品”,抢菜、工作、核酸都靠它,章珏之在绘制手机时呈现了跑腿小哥立志良心保供的接龙画面。用平板起稿、电脑修改,再用平板修改,创作花了二十多个小时。
章珏之深感跑腿小哥在疫情期间的必要性,而她自己也做过“骑手”。由于所在公司是保供企业,为上海千万孕婴童家庭提供各类急需的物质。章珏之在3月下旬也亲身参与保供一线,骑着自行车给已经封控的婴儿家庭送去急需的奶粉和纸尿裤,她送了多次物资,最远的一次骑车花了一个半小时,更明白跑腿小哥的责任和不易。
作为企业品牌宣传部负责人,章珏之平时喜欢创作,每个月也会出一些插画。当看到“青春上海”公众号招募插画师时,她觉得为疫情出一份微薄之力的机会来了,“能呈现脑海中的画面是一种幸福的技能。当然,能用自己的技能表达社会中美好的人和事则更有意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