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之都|江河脉动不息,诉说新时代的上海故事
2022-07-10 生活

告别黑臭的苏州河“化茧成蝶”。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常鑫

见证百年沧桑,孕育人间希望,黄浦江和苏州河与上海这座城市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关系,用她们的无私馈赠,帮助这里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跨越一个又一个时代。

感恩这份馈赠,善待我们的母亲河,过去这三四十年间,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推进下,上海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让母亲河扮演起全新的角色,也焕发出全新的魅力。滨水生态圈为上海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更多高品质且可探索的乐趣,大江大河也将继续述说新时代的上海故事。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  滨江生态  —

 70年的大河情怀 

夕阳的余晖渐渐暗去,73岁的张老先生和老伴麻利地收拾好饭桌,将碗碟放进水斗浸着,随后拿起拐杖,锁好房门,与老伴一起沿着苏州河畔遛弯。

这已经成了张老爷子夫妇俩每天傍晚的固定节目。沿着清水湾路的岸线步道笃悠悠地逛着,河对岸是绿茵漫布的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两岸的市民隔着河景悠然自得,飞来一只水鸟停在了岸堤上,却勾起了张老爷子无限的回忆。

1946年,张老爷子的父亲因为是江苏泰州当地的儿童团团长,遭到了还乡团的追捕,无奈之下夫妻俩驾着家里的小船,向着大上海逃难。渡过长江的场景让父亲终生难忘,当时身边的一艘舢板船就因为长江的风浪而翻覆,船上的一家人生死未 卜。直到驶进了风浪稍平的黄浦江,父母才略微心安。

小船最终在苏州河的武宁路桥停下,那里聚集着从五湖四海来到上海的人们,水路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而苏州河是那一代“新上海人”身体和心灵的港湾。数十户素昧平生的人们在武宁路桥附近的谈家渡路定居了下来,搭起了棚户房子,开始了他们新的人生。

新中国成立的那年,张老先生出生了,苏州河承载了他们那代人太多儿时的记忆,孩子们在河边戏耍,大人们靠着水路做生意、讨生活,人们离不开苏州河,而那时的苏州河,也是有水鸟的。

很快,上海的工业化进程开始加速,苏州河也扮演起不同的角色,一座座工厂在河两岸拔地而起。成年后,张老先生第一份工作就在苏州河畔的上海福新面粉厂,这座由爱国商人荣氏兄弟创办的工厂与当时上海市民的生计息息相关,贡献了上海全市60%的面粉生产力。

“一船一船来自江苏、浙江等邻近省份的原料不断运到厂里,都是苏州河的功劳,我们厂的对岸,酒厂、棉纺厂也一座座建了起来,就是因为苏州河的运力。但是河里的船越来越多,工厂的污水也越来越多,河水的颜色当然也越来越深,味道也越来越难闻。”

曾经依水而居的人们不再亲近苏州河,相比黄浦江依旧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景点,苏州河畔却成了脏乱差的典型。但终有一天一切又开始转变,城市的河水治理工程开始为这条母亲河洗去污秽,为她奉上更绚丽的装扮。

上世纪90年代谈家渡路拆迁后,张老爷子一家曾搬去桃浦的李子园,但他对于苏州河的感情从未改变,10多年后,他又搬回了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而这里已经完全换了新颜。老上海人眼中的“下只角”三湾一弄,成了碧波荡漾、芳草萋萋的清水湾。福新面粉厂的圆筒形大粮仓已然消失,厂房的旧址成了百年保护建筑,是苏州河畔新地标。

随着2020年底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基本贯通开放,人们得以见水、亲水,白鹭再次回到了河边。

水鸟回归是江河生态改善的最佳见证。

“我们现在有时会强调精神内核,而苏州河的精神内核就是奉献。”走在河畔的张老爷子感叹说。为了上海这座城市,苏州河确实奉献了她的所有。而这也是上海人的精神内核,无论是七八十年前逃难、移居到这里的人们,还是在这座城市成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人们,他们接受着黄浦江、苏州河带来的便利和资源,同时也在为这座城市奉献着各自的青春与能量。

 新时代的百舸争流 

说起上海最著名的桥梁,南浦大桥、杨浦大桥这些跨江桥梁都有资格竞选,但是老上海人心中有一座桥是无法替代的,外白渡桥在这座城市永远有着她崇高的地位。

曾经这个江河交汇处是上海水陆交通最繁忙的地段之一,而去年的金秋十月,这里的航道却成了赛道,一场别具特色的赛艇比赛吸引了许多上海市民的瞩目。

上海是中国赛艇项目的发源地,早在1852年,黄浦江上就举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赛艇会,可谓开创了时尚的先锋。要知道,第一代的外白渡桥是在4年后才落成。随后的1863年,“上海划船总会”成立,选址于苏州河石桥西首。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上海从全市选拔了30多名运动员在划船俱乐部培训,并成立了第一支业余划船队。赛艇也是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项目,当时上海队夺得全运会赛艇冠军。

那一年,李建新才3岁,他与许多上海的赛艇人一样,期待着“苏州河上赛艇”的梦能够延续下去。

去年,64岁的李建新作为中国赛艇队的教练刚刚结束了东京奥运会的征程,马上又全情投入到上海赛艇公开赛组委会的“技术代表”工作中。李建新表示,自己的教练、前辈以前都是在苏州河上训练的。当时英国人从划船俱乐部撤走后,只留下了很简陋的训练设施,那一代上海赛艇人的训练环境非常艰难,但大伙劲头十足,都是自学成才,并用他们的经历激励着每一位后继者,其中也包括李建新。

尽管以运动员身份参加过奥运会,在亚运会舞台拿到过7枚金牌,退役以后又作为国家队教练多次在世界最高的赛艇舞台角逐,可在苏州河上赛艇是他多年来的期待,“苏州河不仅是孕育海派文化的地方,也是孕育上海赛艇乃至中国赛艇的地方。”这么多年来,苏州河和赛艇的关联从未被彻底切断过,上世纪90年代初,如今成为网红打卡地的外滩源兴建,一些老房子要被拆除,但在李建新等人的建议下,划船总会的小洋楼被作为历史保护建筑,保留了下来,如今依然是该处的地标之一;2002年,又是李建新的提案,苏州河上举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场赛艇比赛,吸引了来自沪港台三地的赛艇队伍参赛。

而去年的上海赛艇公开赛更是吸引了46支赛艇队伍参赛,覆盖了专业运动员、大学生、社会爱好者等赛艇全人群,众多赛艇奥运冠军也都登场。苏州河上健儿们劈风斩浪、百舸争流,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和水景线。

当然苏州河上的赛艇梦,也是源于河道生态环境在二三十年间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8年启动的苏州河治理方案,先后经历了4期综合整治工程,如今整个苏州河水质已经达到了4类水的城市景观水体标准,为赛艇比赛提供了必备的环境。

世界上许多城市的著名河流都有赛艇比赛,体育赛事也成为这些河道的生态、景观和人文的名片。苏州河作为上海的母亲河,被誉为“天然的桥梁博物馆”,上海赛艇公开赛4.2公里追逐赛项目的赛道就穿过13座桥梁,加上缓冲区的长寿路桥和外白渡桥,更是有15座桥梁之多,可谓独具海派风格。    曾经多次参加国外赛事的李建新表示,一场赛艇比赛,往往能让一个小小的城镇知名度飙升,更何况是上海这样的国际化都市,作为有水的城市,上海应该在水文化上多做文章。苏州河上的赛艇、龙舟,黄浦江上的F1摩托艇这些高质量的人文活动,不但为静态的城市景观增添活力,也用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精神,持续推动上海不断提升影响力。

河岸空间已经成了市民的休闲胜地。

 不眠的浦江,不息的脉动 

6月1日,“大上海保卫战”胜利结束的那个午夜,许多人或驱车,或步行来到了各自相邻的滨江步道,感受着夜间凉爽的江风拂面,这已经成为上海市民亲切而舒畅的享受。

自此之后,浦江再度开启了不眠的状态,当休闲的人群因夜色而散去时,依然有不少夜跑者继续着他们的步伐。

在陆家嘴从事金融行业的王小姐几乎每个晚上在家附近的徐汇滨江进行夜跑。起初选择夜跑只是由于下班比较晚,可渐渐地从无奈变成热爱,志同道合者组成的夜跑群已经300多人,每次夜跑总能遇上群里的好友,或擦肩而过,或并肩齐行,别有一番乐趣。

在王小姐和许多夜跑的群友看来,夜晚的浦江是最美的,夜色覆盖了都市的繁华,却又在宁静中散发出新的活力,每迈出一步,都能感受到城市的韵律。尤其是江畔的各种改建后的工厂旧址、仓库和码头,也许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它们透射的是器械的躁动,充满了激情,而如今又散发出人文的气息,如此安静,如此悠闲。但在夜色的朦胧中,仿佛一切都改变了,或者一切都没有改变,只在于观赏者的心态与视角。

城市的脉动一如不眠的浦江,永不停歇。为这里的居民提供着各种宜居的资源,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并与他们一起不断发展,不断前进。

—  滨水业态  

 化茧为蝶舞动水岸缤纷 

7月1日,全市各大美术馆、艺术馆逐步有序恢复对外开放,久违的艺术之光再度与市民重逢,位于浦东大道的艺仓美术馆也早早地做好了准备,推出了西班牙青年艺术家可可·卡皮坦个人展。

艺仓的水景平台上游客众多,馆内的展览颇具观赏性,而馆外的水景同样充满了艺术气息。

曾几何时,这一片水域是上港七区的老白渡卸煤码头,连卫星照片上也是一片黑色。如今当年的煤仓被改建成了美术馆,运输煤炭的履带变身艺术廊桥,卸货的码头成了市民的观景平台,加上大量的植被,黑色已然化为了绿色,与碧波的浦江交相辉映。

在艺仓水岸总裁张熹的回忆中,这样的转变既偶然,也是必然。2009年的一天,张熹开着车从北外滩出发,经过了繁华的陆家嘴,并沿浦江东岸一直南下,寻找着一片可以承载他艺术梦想的空间。车开到了老白渡码头附近,看着正在进行中的滨江绿地改造工程,令他一见钟情。

老白渡充满工业气息的码头、煤仓,正是张熹希望安放他艺术梦想的地方,他的团队拿下了大约1.2公里岸线的整体地块运营权,并在这片滨江绿地上打造了一个小型的文化综合体。一次创新式的艺术改造开启了,焕然一新的煤仓、码头、运输带将工业时代的气息与艺术的氛围完美地结合于一体,成为另一种永不落幕的展览,向人们讲述这个地点曾经的历史故事。

 传承历史守护文脉 

艺仓美术馆是上海滨江改造的一个缩影,浦江两岸有许多类似的案例,那些承载着上海工业化记忆的厂房、建筑被保留了下来,浦江沿岸的油罐艺术中心,杨浦发电厂、制皂厂,上海船厂,苏州河沿岸的四行仓库等历史建筑,在化茧为蝶后都变身成为各自地域的地标性建筑。保护好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历史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时提出的,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以科学态度、绣花功夫做好保护利用的大文章,在保护中更新、在更新中更好保护,才能做到处处见历史、处处显文化,才能更好塑造城市软实力的神韵魅力,更好彰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生动图景。

黄浦江、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一江一河”区域的功能完善与品质提升,浦江两岸的传统工业先后面临调整和升级,滨江开始了从工业岸线向公共开放空间的转型,浦东开发开放更是让黄浦江焕发出新的生机,从“城市边缘线”变成“城市两翼”的中心主动脉。

同样,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苏州河的环境综合整治,堪称上海市民生态文明意识的起点。经过前后四期的环境综合整治,到2020年苏州河两岸42公里基本贯通,是上海城市建设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

时至今日,黄浦江和苏州河沿岸成为了城市最缤纷多彩的区域,艺术、人文、历史、商业、休闲、体育的元素各放异彩。尤其是滨江区域俨然成为了上海新的商业热土。南外滩新型商业形态层出不穷;北外滩高强度开发,各地知名商家抢地进场;陆家嘴保持金融中心的活力,增量存量齐头并进;杨浦滨江成为工业蝶变高地,互联网元素耀眼;徐汇滨江则是科技与艺术“齐飞”,打造活力水岸商业……

用最佳的资源,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新时代的母亲河,正在为上海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展现更吸引人的魅力。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