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温天一起“火”的还有暑期眼科门诊!酷暑天又该如何预防近视?
2022-07-2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吴恺/图、视频

申城天气火辣辣的,和天气一样“火”的还有各大医院的眼科门诊。进入暑假以来,各大医院眼科儿童青少年就诊人数大幅增加。

炎炎夏日,无法长时间户外运动那又该如何预防近视?使用蓝光眼镜,是不是可以减少青少年患近视眼?对此,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视光中心副主任李珊珊一一为家长进行解读。

周一上午,在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门诊大楼,无论是候诊区还是过道,或站或坐着神情焦虑的家长,及一旁的孩子。尽管接近中午11点,仍不断有家长来到医院,希望能挂当天的眼科号。

“上了几个月的网课了,还参加了不少线上培训,孩子的视力不知道怎么样了?”“那么热的天,没办法进行户外活动,就怕孩子的近视眼度数又加深了。”……候诊时,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视力表示担忧。

记者了解到,进入暑假后,沪上各大眼科医院迎来了就诊高峰,其中,学生占了多数。

“小眼镜”问题让家长们忧心忡忡。门诊中,眼科专家李珊珊经常会接诊忧虑的家长。不过,她告诉记者,事实上,本轮新冠疫情发生后,尽管申城的多数学生只能在家上网课,但是近期来门诊检查视力后发现,这些孩子的近视眼加深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出发病率高、程度深、低龄化的特点。”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视光中心副主任李珊珊分析说,除先天因素外,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儿童过早接触并沉溺于电子产品,造成用眼负荷过重,加上户外活动时间过少等因素,导致近视问题不容乐观。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视光中心副主任李珊珊

但是,让李珊珊和众多眼科专家感到高兴的是,2021年上海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60.0%,为近30年来的首次下降,较2020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目前,上海持续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上海探索建立大规模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转诊、干预‘一站式’眼健康电子档案及动态分级管理模式等。截至目前,本市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电子档案累计建档864余万人次,覆盖人数312万人。另一方面,2015年以来,试点并逐步推广基于自动化智能检测设备的“智慧明眸校园”筛查模式和基于自动化穿戴客观监测设备的“智慧精准”综合干预模式。

“这份成绩的背后,也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重视,很多来医院的小朋友都会主动告诉我‘要多运动、使用电子产品一定要控制好时间’。”李珊珊告诉记者。

▍ 关注焦点一  

近视可治愈?不可逆,只能控制减缓加深速度

在门诊,11岁的小琴(化名)经检查近视度数加深较快。半年过去了,近视度数上涨了约100度,眼轴增长了0.5。分析原因后,一是之前停用了一段时间的近视抑制药物硫酸阿托品,同时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加深了近视的发展。

“除了药物控制,我能不能购买一些按摩仪来恢复视力。”小琴妈妈咨询。候诊时,家长们不时会交流几句孩子的近视及治疗“秘方”:“据说有个眼罩能治近视,真的吗”“有款近视眼按摩仪,使用后孩子度数还减轻了……”

正是利用家长的忧虑心理,网购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号称可以治愈近视的药品和产品,且价格不菲。

“正规的护眼贴类产品本身是可以使用的,可以缓解眼部疲劳,但是暂时没有大数据证实,可以降低近视度数甚至治愈近视的功效。”李珊珊告诉记者,近视是由眼轴变长导致的,而眼轴变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所以近视一旦发生,是无法治愈的。这就好似一个人的个子长高后,无法再变矮一样,因此近视度数也不可能自然消失或降低,近视目前只能进行控制、减缓加深速度。

儿童近视防控有用的药物和治疗手段不多,目前为止近视防控三大利器是:户外活动、药物、OK镜。“通过科学防控,孩子一年的近视眼度数上涨幅度可以控制在25-50度之内,甚至不增长。”李珊珊告诉记者。

▍ 关注焦点二  

当下倍受推崇的“防蓝光眼镜”,真的那么神奇吗?

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电子产品在生活中的普及运用,防蓝光眼镜越来越受家长的推崇,不少家长希望借助防蓝光眼镜给孩子预防近视。但是,防蓝光真的那么有效吗?

“蓝光是波长比较短的光线,大约380-500nm,它能通过角膜、晶状体到达视网膜层。”李珊珊介绍,蓝光主要存在于自然阳光中,还存在于电脑、荧光棒、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中,但并非所有蓝光都是有害的。

因为蓝光是大自然中的自然存在,并且有研究证据表明:每天暴露在户外的阳光下,能有效预防儿童近视发生或降低近视发病率。“儿童、青少年正是眼球正视化发展的关键期,不要对他的自然光环境进行干扰。如果刻意隔绝,可能会导致其屈光发育平衡受到破坏。”李珊珊建议儿童、青少年和健康人群户外不要盲目防护。

蓝光对眼睛的伤害取决于两个因素:照度和时间,只有蓝光照射的强度和时间都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对人眼造成伤害。防蓝光眼镜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减少短波长的光线,包括蓝光对于人视网膜细胞的损伤,主要用于老年性黄斑变性。对孩子来说,防蓝光眼镜是否能减少孩子近视的产生,目前尚未定论。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防蓝光眼镜都不能达到百分之百地完全防住蓝光。为此,专家不建议儿童青少年刻意去使用防蓝光眼镜。

此外,至于孩子们使用的电子设备的“护眼模式”能保护眼睛吗?专家解释,电子产品的“护眼模式”是通过屏蔽蓝光,调节屏幕亮度来护眼的。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产品,会引起视疲劳,加深近视程度。

▍ 焦点问题三  

炎炎夏日,预防近视该怎么吃该怎么运动?

申城的这个暑假来得特别火辣辣。儿童青少年容易出现生活不规律、缺少户外活动、长时间室内近距离用眼等情况,易发生近视或近视程度加深。

在此,李珊珊提醒,户外活动是最有效、最经济的近视防控方法。建议每天户外阳光下活动不少于2小时,每周累计不少于14小时。夏季天气炎热,可以选择每天在太阳光照不太强烈的时间到户外活动。各种球类运动都是很好的户外运动方式。在打球时,双眼追踪球类远近运动轨迹,可以有效锻炼睫状肌,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跑步、做操、集体玩耍游戏、散步等都是不错的户外运动方式。

同时,李珊珊提醒,即便是在室内,同样也可以通过运动来预防近视,比方说拍球、跳绳等。保持2到5米的运动,对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有很大的帮助。

暑假在家,视屏时长多久合适?观看电子屏幕要适时休息,建议看屏幕20分钟后,抬头远眺6米外至少20秒以上,即“20—20—20”口诀。3岁以下儿童避免接触电子产品,学龄前儿童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儿童青少年每天娱乐性视屏时间累计不超过1小时。周围环境较暗时,要打开房间灯光照明,避免在过暗的环境下使用电子产品。

在饮食方面,均衡饮食,不挑食不偏食,少吃甜品少喝饮料。食用颜色深的蔬菜水果更有好处,比如胡萝卜、紫甘蓝、菠菜、猕猴桃、橙子、蓝莓等,也要多吃五谷杂粮。

李珊珊建议,在暑假开学前,给孩子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儿童时期应每一年或半年做好定期眼检查,并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屈光发育档案是给孩子眼睛做一个眼部发育评估,看看孩子有没有近视、远视和散光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尽早进行干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