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进博会参展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70余家,回头率近90%
2022-07-2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今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今天举行的第五届进博会开幕倒计时100天新闻通气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介绍了第五届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工作进展情况,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介绍了第五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国家综合展和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等筹备工作进展情况。

市商务委主任、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顾军,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市大数据中心党委副书记邵军共同出席新闻通气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 目前签约面积约占规划面积85% ◇ 

第五届进博会由企业商业展、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国家综合展、专业配套活动和人文交流活动等组成。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进展顺利。

据介绍,第五届进博会企业展将维持六大展区设置,即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展区。目前,签约面积约占规划面积的85%。

在签约参展企业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70余家,回头率近90%。力拓、必和必拓、蒂森克虏伯、吉利德等世界500强首次参展。挪威、比利时等国多家组展机构首次加入进博合作网,组织当地中小企业集中参展。RCEP各成员国均有企业计划参展。

本届企业展题材更加新颖。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迫切需求,优化升级专区和题材设置。一方面,新设立农作物种业和人工智能等专区,推动种业振兴和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另一方面,拓展创新孵化专区,在涵盖汽车、技术装备、医疗等领域基础上,新增体育、时尚设计等题材。

展商活动更加丰富。发挥进博会展商资源集聚互补优势,强化进博会参展商联盟和专委会联动,今年以来线上线下举办不同国别地区和行业领域的专场推介会、通报会、签约仪式50余场,助力进博会和行业创新发展。同时,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举办进博会走进地方等活动。

支持举措更加有力。积极推动税收优惠、通关便利、市场准入等支持政策常态化,着力提升展客商获得感。发布搭建费支持等特别措施,增加最不发达国家企业免费摊位数量,将相关资源向中小企业倾斜,缓解疫情和国际经济不确定性给参展企业,特别是参展中小企业带来的冲击。

 ◇ 已发布600多种产品的意向采购需求 ◇ 

第五届进博会企业展招商工作进一步优化,招商机制更加完善。强化交易团组织,坚持“政府+市场”双轮驱动招商机制,在各省区市交易团及国资委、卫健委交易团为主体的基础上,增设行业交易团,与合作伙伴开展多渠道精准招商,织密织牢合作网。

招商举措更新更实。创新推动展客商信息双向对接,已发布600多种产品的意向采购需求和多期展商展品信息。供需两端持续发力,已举办7场分展区线上招商路演,安排展客商在线洽谈对接。着力强化数据赋能,对现有专业观众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应用,为精准招商提供数据支撑。

招商服务更加周到。提前开通专业观众报名注册及配套活动申办通道,新增“一键注册”功能,给予往届专业观众注册证件服务费多级优惠支持,连续四年到会的进博会老朋友在第五届参会可享免费。提前排摸供采需求,做好贸易对接服务,在展期为专业观众提供分行业、分展区集中巡展服务,打通展客商精准对接“最后一公里”。

第五届虹桥论坛将围绕“全球开放”核心主题和“国际公共产品”定位,继续举办主论坛及若干分论坛。以“激发全球开放新动能共享合作发展新机遇”为主题,突出“开放引领”,分论坛分为“开放共担”“开放共治”“开放共享”三个板块,将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2》和最新世界开放指数,持续打造世界共同开放风向标、中国高水平开放晴雨表、虹桥论坛权威品牌。

作为进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综合展积极探索创新办展模式,为参展国多形式灵活展示国家综合形象、推介贸易投资产业等提供重要展示平台。前四届进博会上,全球120个国家参加国家展,充分体现世界各国对于进博会的热情支持和参与,生动展现进博会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属性。

在第四届首次成功线上举办的基础上,第五届进博会国家展将继续邀请有意愿的国家利用进博会官网开展线上展览展示。相关邀请工作正通过外交途径积极开展,截至目前,已有意大利、巴西、泰国、沙特等近50个国家确认参展。今年将运用先进技术,打造线上国家展“2.0版”,搭建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的国家形象“云展厅”。

 ◇ 进博会地方法规列为2022年立法计划正式项目 ◇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将进博会地方法规列为2022年立法计划正式项目,旨在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博会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各项要求转化为法律规范,不断提高展会和论坛水平,固化服务保障机制和举措,持续放大综合效应,为进博会“越办越好”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目前,进博会地方立法已进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阶段,力争第五届进博会举办前颁布实施。

疫情防控方面,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守牢疫情防控底线。上海市将落实落细防控举措,守好重要关口、重点场所、重点行业,落实全流程健康监测和防控管理;优化完善管理模式,用好场所码和数字哨兵,严格落实入馆检测、场馆清消等防控措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改进核酸筛查、跨区域协同机制,加强应急医疗救治、数字化支撑。

展品通关方面,“海关通关须知”已发布,便利措施再有新举措,对符合条件的参展车辆优先检验、出具相关证明;监管手段再有新突破,探索应用“鉴证溯源”技术确保文物艺术品等高价值展品进出境(区)一致性。

海事部门进一步优化“单一窗口”标准版船舶申报系统,服务海运展品便捷通关。市场监管服务方面,将首次实施参展商分类分级管理,不同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综合巡查和服务指导措施。进一步提升市场综合监管可视化能级,实施“精准化”“沉浸式”综合监管和服务。     

医疗服务方面,根据进博会筹办需求和场馆分布等,精准配备现场医疗保障网络布点和医务力量,设置进博会定点医院。证件办理方面,优化“证件复用”“急证急办”“办证进度”查询等措施,提高受理办理和应急响应效率。

市容环境方面,聚焦主要道路和景观区域,重点开展市容环境治理,着力打造整洁通达的建筑空间、水清岸绿的滨水空间、美丽温馨的街道空间和开放共享的绿化空间。此外,还将创新住宿特色服务举措,提升场馆通信质量,强化场馆能源供应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第五届进博会强化智能化保障,以科技赋能彰显城市智慧。

数字化应用方面,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探索服务新模式,应用于疫情防控、参展指引、协同办公等。城市运行方面,科学布设场馆安检感知设备点位,进一步完善现场智能应用场景;推广应用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系统,试点网格化五级应用和重点区域管理;升级消防安保数字化保障平台。

交通出行方面,优化指挥平台、停车预约等交通保障系统,精准组织轨交、公交、出租等交通运行服务,采取车辆“即达即走”、轨交出入口“应开尽开”等措施,提高抵离便利性。志愿者服务方面,推进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升级,完善“线上+线下”管理模式,实现现场指挥管理智能化。

此外,还将优化“云仓+分仓”餐饮供应保障体系,完善智慧卫监数字化管理系统,升级城市精细化管理气象保障进博系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