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幅热血海报讴歌老有所为余热生辉,年轻人向乘风破浪的军休爷爷致敬!
2022-07-3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同心守“沪”支援一线抗疫;俯身和孩子们对话、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为大学生们进行党史宣讲……八一建军节之际,上海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活动中心的年轻人以一组原创海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致敬老有所为余热生辉、继续乘风破浪的军休爷爷。

 ※ 主动请战中留下坚毅苍劲身影 ※ 

主动担当“社区政委”,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承担核酸检测、物资配送等工作,运用政治优势、经验优势、专业优势展现军人担当,贡献军人力量……今年3月疫情突发后,上海近万名军休干部以各种方式投身抗疫,践行了“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铿锵誓言。看到军休干部重新披甲、主动请战而留下的苍劲身影,上海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活动中心的年轻军休工作者就萌生了制作一组宣传海报的想法。

今年4月,一则“71岁解剖学老教授为大家平分猪肉”的视频走红网络。老教授是一名军休干部,因疫情原因,互为邻居的军休干部们共同购买了一只宰杀过的整猪,怎么分配成了一大难题,原任教于第二军医大学某部解剖学的老教授自告奋勇接下分割分配的重任。

90后军休工作者顾智雯抓住了这一亮点,把老教授用心分割猪肉的照片收录到海报之中。虽然是第一次参与创作海报,制作不够娴熟,但顾智雯仍希望能够尽自己所能宣传军休干部们的榜样力量,为军休干部们送去最真挚的节日祝福。

“大疫当前,我希望再次回到队伍中来,为坚决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贡献应有的力量!”听闻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建上海退役军人抗疫医疗志愿服务队和百名军医网上医疗咨询志愿服务队,广大具有医疗专长的军休干部纷纷请缨加入,13位军休干部先后分三批支援方舱医院、社区核酸采样点和养老院等一线岗位。

另据统计,89名有优秀专业医疗资质的军休干部报名参加线上医疗咨询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130多个小时,累计服务人次700余人次,为退役军人、优抚对象以及其他市内外群众,提供了有温度、有实效的医疗咨询服务。“这些照片集中反映在《同‘屏’共振》等海报之中,成为上海军休干部白衣执甲的真实记录。”同样参与了海报设计年轻军休工作者李正伟内心十分触动。

 ※ 我辈生逢盛世致敬闪闪发光的人生 ※ 

谈起海报制作的初衷,军休中心思想政治科科长万丽娜告诉记者,自己在军休战线工作多年,对军休工作有深厚的感情,由于疫情关系,专门外拍写真的想法没能实现,后来,便在中心领导支持下,开始征集图片。

最终,入选的这些照片大都由军休干部身边的亲友和军休工作者用手机所摄,虽然真正适合制作海报的素材十分有限,但观一隅而知全貌,军休干部老而弥坚的榜样之姿、凡人微光的暖心之举比比皆是,闪闪发光。

“为在‘八一’前夕向军休干部送上一份朴素、真挚的‘心意之礼’,营造“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良好氛围,让全社会了解军休干部接续奋斗、老有所为的满满正能量,我们这些小伙伴利用业余时间用心制作了16张乘风破浪的军休爷爷宣传海报,为此,我们常常讨论到深夜,中心领导也予以我们积极的支持。”万丽娜说道。

在16张海报中,除了抗疫,还有很多老爷爷的日常,比如,俯身和孩子们对话、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为大学生们进行党史宣讲;为军休小学的建设出资出力等。

“在我们的初心始发地——上海/有这样一群爷爷/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从军报国志卸甲新征程/声声誓言,道出终生不移的信念/矢志不渝跟党走,一颗红心永不变/踏遍青山人未老,如今归来仍少年……”

万丽娜(中)、徐嘉蓓(左)和赵瑾讨论诗歌创作

除了海报,万丽娜还和徐嘉蓓、赵瑾共同创作了《乘风破浪的军休爷爷》同名诗歌,“我辈生逢盛世,能有幸走近他们,接受红色文化牵引,被红色基因浸润,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是莫大的荣幸!”“军休干部身上蕴含着满满的正能量,他们用最好的青春年华,守护山河无恙,如今脱下军装建新功,依然激情飞扬。作为新一代军休工作者,我们向他们致敬!”参与诗歌创作的90后徐嘉蓓和赵瑾感慨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