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医”制作爱心酸梅汤茶包,送给高温下的劳动者
2022-08-0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走进中药房,在一个个药材箱前认识中药材,了解和学习防暑降温古法酸梅汤的原材料,亲手制作成茶包送给高温下的劳动者。在长宁团区委指导下,这个暑假,长宁区益粒种子青年公益发展中心启动了“致敬每一份坚守——夏日送清凉”公益行动,一群青少年成为了“小中医”,又成了赠送茶包的爱心“小使者”。

此次公益行动吸引了来自长宁区绿苑小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上海市同洲模范学校、杨浦区三门中学、康桥小学等多名青少年和家长积极参与。当这群戴着红领巾的青少年走进雷允上华凯药房时,顿时被一排排木质的药材箱深深吸引,忍不住想打开木箱抽屉,查看里面的药材模样。俞医师为青少年做了详细讲解,还介绍了防暑降温古法酸梅汤的原材料由山楂、乌梅、甘草、陈皮等组成。

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的方秉瑄第一次接触中药材。拿到酸梅汤的原材料记录单后,方秉瑄认真记录下每种药材的功效:“乌梅,生津止渴;山楂……”根据讲解得知,一份酸梅汤需要乌梅20g、山楂20g、甘草5g、陈皮5g以及洛神花5g。按照要求,他们以“乘以10倍”的克数称重,再分装成一个个爱心古法酸梅汤茶包。每一步都需要细心,这群平时在家长眼中毛毛躁躁的孩子,这时候变得十分仔细,称重时核对克数,分装茶包时检查有无漏放原材料。等分装结束后,每位孩子脸上都流露出骄傲的表情。

下午,这群“小中医”又变身成为爱心“小使者”,他们为长宁交警二支队执勤交警以及长宁区周家桥街道核酸采样工作站的工作人员,总计送上防暑降温古法酸梅汤茶包80份以及15箱爱心矿泉水。长宁区绿苑小学的李妍云柯将装有茶包的纸袋送到了交警叔叔的手中,“交警叔叔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他们责任重大,也真的很辛苦。”她表达了自己的敬意。

“孩子们对中药材的热情出乎我的意料。”益粒种子青年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席正园表示,这次开启“致敬每一份坚守——夏日送清凉”公益行动,不仅丰富青少年的暑期文化生活,学习中华传统中医文化,锻炼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青少年的爱心,让青少年体会到了奋战在高温下劳动者的艰辛和不易。

考虑到疫情防控需求,他们将报名人数严格控制在10组家庭以下,且每组家庭只能到场一位家长,保证活动顺利安全地进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