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之年,金山工业区更名为上海湾区高新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通讯员 公维同
8月16日,金山区举行发布会,上海金山工业区正式更名为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名的背后,是一个发展了19年的工业园区自身寻求蜕变,通过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园区制造业从“基础性”向“战略性”跃变的深层次变革。
2003年,金山工业区成立,2022年3月,区政府批复金山工业区更名为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上海最年轻的市级产业园区,通过创新赋能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推进产业从‘基础性’向‘战略性’跃变,实现园区整体蜕变,这也是贯彻落实‘南北转型’战略要求的题中之义。”上海湾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新金山发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国忠说。高新区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首期规划开发面积22.8平方公里。目前有6200多亩可供出让的工业用地,是上海市域内自身净地空间最大的区域之一。
尽管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艾创、如意航空、柘科二期、瑞能、特百佳新增投资等项目签约落户上海湾区高新区,计划总投资80亿元;而去年全年,上海湾区高新区共有21个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额117.6亿元。
“这些签约落户的项目,都是根据产业定位精挑细选出来,而近年来,想落户园区,但被我们主动淘汰的项目,每年都超过50个。”新金山发展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彭喜军介绍,目前上海湾区高新区确立构建“3+3+X”产业体系,聚焦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推动主导产业集群集聚,特色产业做优做强。其中,“湾区生物医药港”“华东无人机基地”“上海新型显示产业园”成为首批市级特色产业园。
目前,园区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0%以上,其中,共有高新技术企业8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64家。随着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这个产业集群成了近年来上海湾区高新区推动制造业从“基础性”到“战略性”跃变的一个典型代表。
目前,高新区仅在新型显示产业这个产业链条上,就吸引了近2000名高端人才,已申请专利超3000项,获得授权专利超800项。未来,上海湾区高新区要努力成为上海湾区经济增长的强引擎,建成长三角区域先进制造业的高地,努力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通讯员 公维同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