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上,诺奖获得者和院士畅想上海科技未来
2022-08-2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视频

“上海要建立‘海派科普’。”2022年上海科技节昨天开幕,由科学技术部指导,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主旨大会上,年近86岁的汪品先院士这样建议上海。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也向上海提出了他的“脑洞”,他觉得可以在上海建一个“虚拟全球实验室”。

  85岁老院士    科技传播应是富有激情的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科学家该如何引领科技传播风尚,找准角色定位,助力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并推动构建公众理解支持科技创新的话语体系和文化生态?这是这次主旨大会的议题。

良好的科技传播生态是怎样的?在同济大学教授、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院士看来,应该是有激情的。“科学不仅是有用的,更是有趣的,当科学家从象牙塔中走出来,找到跟大家的共同性去共振时,就能感受到这种激情。”他在同济大学开的科学与文化课,吸引很多中学生来听课,抢前排座位,这种热情让他很感动。

当天大会上的全息影像也让这位老人感受到了激情。“1999年开会的时候,才开始用PPT,如今的技术已经发展得这么先进了。”与时俱进的老院士如今在B站上“有号”,有170多万粉丝。和学校上课最多几百人,写文章几千人看相比,一个视频就可能有几千万人看。搞基础研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感兴趣呢?这让他感受到了新的激情。

“这种激动在科学家中是不典型的。科学家一直以来习惯坐冷板凳,但现在有了新的渠道,科学家可以与群众的心一起跳动,这对科学家是鼓励,对群众也是一种激励,可以让更多年轻人愿意投身到科学中来。”汪院士说,科学有了这样的激情,才能更好地前进。

汪品先院士认为,科技传播一方面要培养专业的科普人才,打造原创的高品质的作品,另一方面也需要一线科学家加入科普队伍,让优秀的、有激情的科学家做及时和前沿的科普。“上海应该做科技传播的排头兵,为成为海派科普的城市而努力。”这是这位老人对上海的信任和期许。

  “大碗叔叔”    种下更多科学种子  

和汪品先院士一样,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特聘研究员丁奎岭院士近年来也在致力于化学学科的科普,甚至成为了微电影里的“大碗叔叔”。

他至今还记得自己心中的科学种子是如何种下的——读小学的时候,广播里天天播报原子弹研制成功、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本质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丁院士感慨,科技传播和科普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给社会大众营造一种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氛围。而如今的融媒体让科学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也让科学离大家原来越近。“我时常在想,如果儿时的故事发生在现在,可能影响我的不再是播音员,而是更多走到我们面前的科学家。”

在丁院士看来,上海应该建立科技创新、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相互衔接的正循环。“其中科技创新是核心,而好的传播能营造育人氛围和环境,培养的人才又能推动创新。”他说,自己研究的合成化学改变物质世界,如今的融合传播改变社会环境,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科技工作者投入到科学传播中,点亮更多青年人的科学梦、中国梦。

构建丰富的科技传播生态,离不开科学家的引领,同样离不开学校、场馆的积极探索。对话中,复旦附中特级校长吴坚提出,学校在科技传播生态圈里不是孤立的,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给青少年提供重要的舞台,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从而提升各方面的素养。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宋娴研究员以科学实验秀、创新大赛为例,介绍了科普如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并提出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提供全要素、社会性的环境,打破边界,共同参与。

  诺奖获得者    上海可以建立虚拟全球实验室  

在主旨大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刘多透露,近年来,上海科普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建成上海科技馆等市级科普基地285家、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29家,平均每8万人拥有一个科普基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上海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4.3%,继续位列全国首位。

和院士们的热切期望一样,诺奖获得者同样对上海期待满满。以全息影像亮相大会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就提出了一个全新概念——虚拟全球实验室。他认为,首先可以在上海建立一个这样的实验室。

“感谢我的妻子帮我录制了这个视频,让我可以在这次盛会上与大家交流。”还在上海隔离的莱维特“就地取材”解释了虚拟全球实验室的概念。这正是一个虚拟沟通的范例。科研主体之间的科技传播对于学科交叉同样具有意义,而数字平台给予了探索的可能。

在莱维特的想法中,虚拟全球实验室有一个科研小组,这个小组可能由5人组成,以该小组为核心,进而慢慢扩大,可以将世界各地的年轻研究员都吸纳进来,大家共享数据库。在他看来,建立一个灵活的科研结构,可以让一些身处不同时区、不同位置、隶属不同研究所的研究员,通过该实验室进行合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全球多样性优势。它兼具线上和线下交流的优点,能尽可能扩大科研成果的全球影响力。

如果能在上海开创虚拟全球实验室的模式,莱维特希望借助计算机生物学和人工智能的力量改善人类健康,不过他也表示鼓励任何形式的创意创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