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7年,东艺与上剧场再度联手,用一部相声剧开启人间喜剧
2022-08-26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剧场就是一个有疗愈效果的地方。2022年,我希望观众能够再次走进剧场,让我们一起在剧场里共情,然后去拥抱生命中的各种挑战。重新接触,重新发现,重新再出发。”8月25日,戏剧导演赖声川携丁乃竺作客东方艺术中心,为经典相声剧《千禧夜,我们说相声》10月5日亮相东艺,召开媒体见面会。此次也是赖声川作品与东艺时隔7年后的重新起航,“千禧夜”的演出,开启了两个剧场的新篇章,有望日后成立联合品牌,展开沪上剧场间的联动,未来让更多优秀节目辐射黄浦江两岸的观众。据悉,这是“千禧夜”第一次登上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

  东艺与上剧场再续前缘  

2010年,赖声川及其“表演工作坊”带着经典作品《宝岛一村》开启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首次演出,很多上海观众至今还记得那个时候在东艺散场拿包子的场景。从那时候开始,“表演工作坊”带着不同的作品走进这里:经典作品《暗恋桃花源》与八小时剧场史诗《如梦之梦》;一边弹钢琴一边“说相声”的师生故事《弹琴说爱》;还有相声系列之《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等剧目。

2015年,上剧场在徐家汇成立后,赖声川也成立了自己的上剧团与制作团队,丁乃竺带领运营剧场管理团队,把创作中心移到了上海。从那以后,很多“表演工作坊”经典作品《暗恋桃花源》《宝岛一村》《一夫二主》《圆环物语》等都陆续有了新班底新制作。此次上剧场带来的节目,就是继“旅途相声”之后,第二部在东艺上演的相声剧《千禧夜,我们说相声》,由杨雨光、王萌等出演。

上剧场CEO丁乃竺回忆了过去“表演工作坊”与东艺合作的节目,希望带领如今的上剧场团队,开启与东艺合作的新模式,不仅剧目合作,在戏剧教育和大众艺术普及上做更深层的探讨。而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作为沪上演出的地标性场所,也将承担沪上戏剧文化多元交流与传播的重要使命,持续为观众带来形式丰富、主题多样的戏剧演出。

  用剧场传承传统文化  

“相声剧”是剧场史中罕见的创举,以传统相声为工具,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戏剧形式。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陶庆梅在研究时认为,相声剧在观众面前呈现的是全新的经验,全新的剧种,全新的表现方式,不但不疏离,反而非常亲切。

相声剧是中国喜剧与西方现代戏剧的奇妙碰撞,在《千禧夜,我们说相声》中有着现代派名剧《等待戈多》的深层结构,传统相声段子被天衣无缝地嫁接到戏剧结构中,所以这不是简单的段子集合,而是有着完整结构与深刻内核的戏剧,而“相声剧”的产生,源于1983年刚刚回到中国的赖声川发现传统相声在街头消失了。本着纪念传统相声的动机,“表演工作坊”那时制作的第一个演出,就是“相声剧”。这不仅是“表演工作坊”的创团作品,也是相声系列的第一部。一个原本渐渐消亡的传统曲艺,在剧场里复活了。

“在每一个深沉哀痛的年月里面,都接受过他温暖的笑声”,赖声川在他的相声剧里如是写。回想2020年时,是“千禧夜”用相声的笑声驱散了疫情的阴霾。2022年的今天,赖声川也希望人们在经历了更多生活中的喜怒无常,走进剧场后能看一个可以让人笑完之后还会思考的相声剧。据悉,《千禧夜,我们说相声》 将于2022年10月5日至6日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