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转凉,上海市河湖水位逐步回升,主要通航船闸输运有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近日,上海市终结了连续多日的高温天气,但前阶段,上海持续高温少雨。受干旱天气影响,黄浦江干流、长江口潮位为近20年同期最低,导致淀浦河上大量运沙船滞留。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水务局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全市14个水利控制片都处于正常水位,生态用水、灌溉用水、航运需求能够基本得到保证。
据悉,8月1日以来,上海累积降水量68.5毫米,比多年同期154.2毫米偏少近六成。以吴淞口站为例,平均高潮位和低潮位分别是3.41米、1.11米,比历史同期2000年至2021年,分别低30厘米和18厘米,最低潮位仅为0.54米。
由于黄浦江与外河相通,受上游来水减少和高温蒸发影响,黄浦江各水文站的潮位出现了2003年以来的同期低值。“从8月1号到23号以来,黄浦江的平均高潮位是3米4,在我们近20年的实测监测资料中,平均高潮当中属于最低的。平均低潮位是1.11米,在我们近20年当中,与2013年最低值是持平的。”上海市水文总站情报预报科高级工程师易文林告诉记者。
为确保内河水位,8月以来上海水务部门加强全市水闸引排水调度,采取涨潮时增加引水,落潮时关闸减少排水等措施。另外,由于上游来水减少,部分长江口水域出现夏季咸潮,但未影响到上海。据统计,8月1日以来,全市水利片外围170余座水闸引水2092闸次,累计9621小时,排水1979闸次、累计11615小时。去年同期,引水1612闸次、累计7266小时,排水2320闸次、累计10750小时。今年较去年引水增加20%、排水减少10%左右。
上海市水务局防御处处长沙治银表示:“太湖、长江来水目前我们预测大致减少了30%。以黄浦公园为例,平均高潮位大致低了10公分,平均低潮位大致低了30公分,但是对于外河航运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据介绍,全市27座主要通航船闸在做好航道水位预判、确保通航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做好船只通航工作,8月以来,通航总量为2.91万艘次,与去年同期的2.95万艘次基本保持持平。近日,随着本市气温下降、上游旱情趋缓,加上大潮汛带来的外河潮位升高,将进一步减缓相关船闸的通航压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