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合唱冠军是怎么炼成的?上音传授经验扩大社会服务范畴
2022-08-28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课上竟然用上了医学科技!它让发声原理变得直观透彻了。”上海市徐汇区东二小学的俞赬炜老师,这两天在第二届上海市学校合唱指挥教师培训班的线上课程中,认认真真当起了学生,越学越觉得获益良多。

作为上海文教结合项目,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承办的这个培训班,8月26日结业。它云集了全世界的诸多合唱专家大咖,服务上海和长三角的学校美育,同时,影响力持续外溢,报名教师不仅实现全国全覆盖,甚至还有不少国外学校师生报名。“今天看来,美育就是要构建新时代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培养音乐专业人才,服务社会,这是我们上音的初衷。”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说。

  合唱大咖解决美育小问题  

众所周知,上音音教系的合唱团是“世界冠军”级,拿过很多次世界合唱大赛的金奖。“但我们一直认为,上音的责任不仅是体现在学术高度上,在全民终身教育上,更是负有重要责任——合唱是广受大中小学校欢迎的美育形式,也最容易出效果,但很多音乐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疑问需要解答。”上音音乐教育系系主任唐哲教授告诉记者。

第二届培训班从8月21日—26日通过上音音教系的“互联网+”远程教育平台举行,为期6天的培训班课程排得满满当当,用多种线上形式,对“高校团队建设”“青少年声音的探索”“变声期问题”“名家新作”“指挥技法的实战训练”“指挥的谱面工作”、多手段训练方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

记者发现,本届培训班的专家阵容都是国际级名家,不仅包括合唱指挥,还有合唱作曲家,还有合唱艺术家,都是融合型专家。这其中包括了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教师卡塔琳·科特维什,Echo合唱团艺术总监、常任指挥洪川,中国音乐心理学会副会长,复调学会副会长林华,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李玮捷,美国Dolce Canto合唱团艺术总监毛湧,国家一级指挥孟大鹏,犹他大学作曲博士、美国音乐家荣誉协会会员潘行紫旻,世界青少年合唱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任宝平,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副主任王海灵。青年钢琴演奏家温雨川,世界合唱团理事会的成员辛普拉·普洛兹,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授张锐,温州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合唱指挥家邹跃飞等。

请国际大咖来解决“小问题”,但这些小问题并不零碎。系副主任王海灵介绍说:“上海有学校合唱的展演,我一直参与做评委,找出了很多共性的问题,在培训班的课程设计上,我们把共性问题列出大框架,具体的内容再由专家出。”

  上音服务社会新跑道受欢迎  

培训班主要针对的是上海市在职大、中、小学教师,修满课程三分之二,会有合格证书。但同时,它也有专门通道供全网报名,上海的非在职教师以及国内乃至全球的音乐师生,都可以来“旁听”。组委会统计数据后发现,它继续受到了社会广泛的欢迎:参与培训的总人数高达2899人!除了国内,更有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地音乐院校的师生慕名来参与培训。年龄分布也很广,年纪最小的培训学员只有17岁,年纪最大的已经68岁。

如此受欢迎,并不让人意外。才上了两天课,俞赬炜就觉得“信息量太大,收获满满”,“合唱在学校五育均衡发展中的作用已愈加明显,参与人数广泛,感染力直达内心”,自己在学校合唱社团开展常规训练和活动时碰到的问题,都能在培训班解决。

在上海市嘉定区朱桥学校任教的王敏老师也透露,学校在农村,生源一半以上都是外来人员的随迁子女,有些孩子到了高年级就要转学回老家了,“合唱对于消除成长的孤独感以及性格养成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为了给孩子们更高水平的合唱指导,自己第一时间就报名了梦想中的上音的这个培训班,“现在光明正大地进入上音学习,倍感幸福,很珍惜这个机会。”

组委会对于老师们的积极反馈,也很是欣慰。《上海市学校美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在文教结合机制中,打造美育精品课程,提升美育品质、创新意识和师资水平,逐步形成“全学科美育”“全员美育”“全过程美育”格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大学校对美育老师的要求也大大提高,而上音这样的专项训练,帮助大中小学教师提升教育技能的同时,还给老师们补充了国际最前沿的新技术。

唐哲还透露,从培训报名人员分析上来看,合唱培训班不仅服务了上海,作为“长三角美育教师培训计划”系列活动之一,长三角的教师参与率也极高。此外,上音“文化润边”,支持少数民族音乐事业,支持乡村振兴和西部发展,也都在此次培训班中有体现。

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徐旭表示,上音创办以来的定位,也就是蔡元培、萧友梅、黄自等先生当初确立的上音的使命,“养成音乐专门人才,一方输入世界音乐,一方从事整理国乐,期趋向于大同,而培植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始终没有变过,“聚焦服务国家和城市发展重大战略,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上音的使命,学校在‘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就包括了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