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上海青春力|渔村内,外来创客开出海鲜创意美食铺
2022-08-3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图、视频

“老板娘来啦。”跟着徐欣妤走进金山嘴渔村,扫场所码时,保安师傅笑着和她打招呼。“对,来看看店铺情况。”沿着渔村老街主路往里走,老街22号便是徐欣妤的海鲜铺子“兜极鲜”,清新简约的设计、琳琅满目的海产品,给渔村带来年轻活力。

因为一次长假出游有了这次实体店创业,徐欣妤从“打工人”成为渔村最年轻的外来创客,将新零售概念引入了渔村。

 ※ 小小的铺子吃货的“天堂” ※ 

徐欣妤的铺子对面是渔文化馆,斜对面是渔村人气很旺的海鲜油墩子、海棠糕铺子,带动了她这个约20平方米的店铺的人气。具有渔村风格的纸质灯笼高高挂起,店门口三排12个竹筐里放着瑶柱贝、小开洋、烤对虾等各种散装称斤海鲜。

走进这家主题风格“海渔文化”海鲜物产店,灰色墙面防潮,海螺、蝴蝶等海风地砖带来了海边的色彩感,手撕鱿鱼条、烤鳗鱼片、香烤黄鱼片……货架上陈列着丰富的海边特产,统一的拉边袋封口,黄色标签包装,一目了然。

和小姐妹组团来渔村玩的孙阿姨临走前走进徐欣妤的海鲜铺,要了一袋一级虾皮,一袋烤鳗鱼片,徐欣妤得知阿姨很注重小孙女的营养,推荐起她家的招牌——九节虾干,“一袋18个,可以剥壳直接吃,也可以烧汤或是蒸一蒸,新鲜又营养,很适合孩子吃。”孙阿姨又欣然加了一袋九节虾干。

“我在选品时,不仅想着好吃健康,还要有区别化,有性价比,至少各个年龄层都能接受这个价格。”徐欣妤说,他们开发了很多金山以前几乎没人做过的品类,“比如这种现烤鱼片,因为不含防腐剂、添加剂,相比一般保质期3个月的鱼片,这种鱼片保质期只有1个月,如果有些地方流通并不快是不敢做的。”

她对店铺销售定位也很清晰:店内70%以上销售自有品牌商品,30%为结构性商品。如此次疫情后,她在店铺门口的冷柜里放置了芥末章鱼、芥末海螺片等其他品牌的即食食品,“这种能直接带去饭店加个菜,也可以带进民宿吃,给青年多一些品类选择。”

 ※ 创业来自一次偶然的旅行 ※ 

徐欣妤在2018年之前没去过金山嘴渔村,在她的印象中,只知道金山靠海。2018年十一长假,她带着全家到金山嘴渔村4A级景区游玩,在逛完整个渔村、吃完海鲜后意犹未尽,想带点特产海鲜回家,逛遍景区才发现,这里的海鲜特产品种较为单一,包装传统,比较简陋,并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眼前一亮的特色店铺,当时她内心满是遗憾,“没有选购到心仪的特产带回家。”

回家后,“能不能开一家特色海鲜零食铺”的想法一直萦绕在徐欣妤心头。毕业于日语专业,徐欣妤原先供职于一家成人培训机构,每天做着类似的事,让她觉得很难有突破。但开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未从事过海鲜领域,对项目并不精通,对海鲜品类也无概念,徐欣妤没有轻易迈出第一步。

原先,徐欣妤和丈夫就很喜欢海滨城市,大连、青岛、宁波、舟山、海南等都有他们的旅行足迹。纠结的几个月中,夫妻俩又沿着海岸线走了十多个城市,去得最多的就是宁波和舟山,研究选品和口味。2019年年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在渔村开出了第一家铺子。如今,她对接的自有产品有200余种,涉及即食、加工类等,主要群体以青年为主,逐渐拓展到各年龄圈层。

 ※ 主打“新零售”概念  重塑“海渔文化” ※ 

经历了上海今年的疫情,店铺暂停线下营业,房租和食材的损耗给徐欣妤带来了巨大压力。他们将销售重心全部转移到线上,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困难。本来年初她已经开始尝试做短视频,这次通过短视频吸引了全国各地喜欢海鲜的“吃货”在线下单,而上海的老客户会选择在微店下单,“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还是要保持热情和期望,现在不就一点点变好了是吧。”最近几个周末,她都是一早就进店招呼顾客,不到半日喉咙就快哑了。

如今,金山对徐欣妤来说充满亲切感,和渔村里的人关系也很好,“村民都很淳朴,看到我们小年轻来村里创业觉得很不容易,我交到了很多朋友,都是我的叔叔、阿姨。”金山也给予她这样的外来创客很多机会,她还代表金山嘴渔村参加非遗文化传承展览。

徐欣妤一直相信,所有打破传统的都是外行人,作为海鲜领域的外行人,她是能带来创新和突破的。未来,她还将继续探索海渔文化连锁之路,在产品包装上也考虑引入具有金山特色的农民画。“等疫情稳定了,有可能的话我还想在市区再开一家连锁店。”徐欣妤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