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鸟、观星,这些跨界“科普+”活动在沪启动
2022-08-3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用声音寻找城市鸟类的踪迹,去远方感受浩瀚星空的魅力。中秋国庆将至,一系列适合青少年参与的活动也纷纷启动,记者发现,更多跨界的“科普+活动”正不断涌现。

 寻鸟  人人都是发现者 

“人人都是发现者”,都能成为“公民科学家”。这是近日启动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品牌教育活动“城市寻鸟季——2022年我的自然百宝箱”,“听见万物”公民科学小程序也全新升级。

这一活动将招募公众采集、记录、上传城市鸟类分布信息,最终汇聚并制作成专业数据库,支持城市鸟类生物学研究,利用水鸟研究为城区河道生态治理和保护制定对策。

“保护鸟类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双重意义。鸟类生物学研究是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优势学科之一。近年来,我馆的动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团队,在城市鸟类生物学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有效提升了鸟类多样性保护工作。”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介绍说。

这些专业人士将带领更多公众参与。“我的自然百宝箱”活动鼓励公众走进自然、记录自然、收藏自然,自2016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7年,共有超过200万人次观众参与。项目通过搭建自然博物馆、学校、自然教育机构的共同平台,激发社会公众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爱,促进公众与自然间的联结,发挥博物馆公众教育的功能。

今年“我的自然百宝箱”活动的主题是城市寻鸟季。活动以“听见万物”微信小程序为载体,通过“自然联络员工作坊”“鸟儿月月谈”话题和临时展览三个板块展开。水鸟生物多样性是判断河道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征之一。公众通过“听见万物”小程序上传的数据资源,将助力科学家开展鸟类分布与河道生态之间的关系研究,进而为提升河道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研究视角。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陆敏表示,科普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我的自然百宝箱”活动通过创新的科普形式和有趣的科普内容,不断提升公众参与科学热情,是科普创新工作的典范。

 观星  专业科研团队推荐观星地 

24岁的科普摄影爱好者顾一旼是一名硕士研究生,读的是地理勘测。第一次去宁夏“追星”,是5年前还在读本科的时候。第一次在黄河边看星星,他感觉天地都变大了很多。这之后,他几乎每年都要去宁夏观星,同时也记录一些数据。“宁夏一年四季都非常适合观星,5-11月最佳。有人说,春看长河落日晓星沉,夏看银河璀璨挂天空,秋看云拼欲下星斗动,冬看耿耿星河欲曙天,其实科学也是可以很美的。”

除了寻鸟,观星活动如今在青少年中也很热门,宁夏这个“星星的故乡”正是个好去处。刻一枚贺兰石印章、品一杯获得世界大奖的葡萄酒、在星空帐蓬前合个影……宁夏花儿非遗传承人马学军一首悠扬的“新花儿少年”,拉开了宁夏旅游大篷车全国十城巡演上海站活动的序幕。

据介绍,观星正成为这里的“新招牌”。宁夏是中国最佳观星地之一,一年365天里,宁夏有将近300天都是晴空万里。宁夏的星空浩瀚无垠,被称作“星星的故乡”。贺兰山下,六盘山上,黄河两岸,长城内外,葡萄长廊,沙海大漠,都是仰望星空的好去处。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宁夏正在开拓观星科普游。宁夏文旅厅资源开发处与宁夏气象服务中心联合用气象数据破译星空密码深度研究宁夏观星的气象资源,结合晴空少云率高、光污染少、大气能见度高、视宁度稳定及影响人们观星的各类气象因素,宁夏气象服务中心基于1981年到2020年的多年气象观测数据,选取云量、光污染、能见度、人体舒适度、大气视宁度等影响观星的要素,对宁夏全域的观星适宜度进行综合评估,在专业科研团队的支持下,推荐最佳观星地给观星爱好者。

除了星空,宁夏6.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很多其他旅游资源。六盘山彰显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势;水洞沟旧石器遗址、贺兰山岩画记录着远古时期的生活场景;引黄灌溉造就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传奇;战国至明代各个时期的长城遗址汇聚,被称为“中国长城博物馆”。据悉,为了迎接中秋十一假期,宁夏也带来了最新优惠包,线上发放100万元宁夏旅游消费券,线上领券时间截止2022年9月30日。到年底前,102家A级旅游景区还将实施“1+2”拥军优属优惠活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