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做一名好医生,要有温度、有创新、有担当
2022-09-1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师从樊嘉院士,他学会了永不言弃、不断创新、无悔付出、尊重患者,更努力成为一名医生科学家;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他也希望把这份良医精神传递给带教的学生……

1989年出生的青年专家蔡加彬,刚获得了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身上有着多重头衔:中国抗癌协会支持治疗委员会委员及整合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国际肝癌协会(ILCA)会员、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会员,获得多个人才计划: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临港国家重点实验室“求索杰出青年计划”;第一届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上海市卫健委“医苑新星”上海青年医师培养计划,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等。在樊嘉院士等名医的指导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医生蔡加彬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致力于肝癌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做一名有温度、有创新、有担当的复合型好医生。

 ◆ 医患间相互信任,共同击败病痛 ◆ 

作为中山医院肝脏外科的一名年轻骨干,蔡加彬刻苦钻研、积极进取,不断提高手术技能、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累计参加各类肝肿瘤切除手术2000余例,肝移植手术300余例。

在夯实基本技能基础上,积极推进临床新技术:术前通过3D成像技术模型,可明确定位病灶位置及与周围肝内重要血管的关系,准确判断肝血管、胆管的变异,能够影响手术决策、减少术中重要管道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术中运用ICG荧光技术,清晰显示肝段界限,规划手术预切范围及切除过程中的精准肝脏离断,使得腹腔镜肝脏外科更精准容易,同时也能检测到小病灶,有利于降低术后肿瘤复发及转移的风险。2021年12月他获得APHAB腹腔镜肝切除手术菁英赛全国总冠军。

成绩的背后,蔡加彬所希望的是,真正能帮助到更多的患者。面对病人亲切温和,认真对待每一例手术,重视细节,践行严谨、求实、团结、奉献、创新、关爱的价值观。

2019年蔡加彬遇到了一位来自江西的中晚期肝癌的老年病人,手术非常顺利但不幸的是术后出现了肿瘤复发。团队经过MDT讨论后,制定了后续的治疗方案,采用了一种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治疗初期效果还不错,可惜很快就耐药了。2020年初,团队进行了再次MDT讨论,三线治疗方案选择非常多,但是有效的方案极少。这时,蔡加彬提出了一个新方案,这个方案不仅超指南超适用症,而且是个刚上市的新药。“家属找到了我,我从药物的作用机理、国外文献报道的其他癌肿的使用情况,以及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度来解释为什么提供这样一个新方案。耐心的解释与沟通换来了病人和家属的充分理解并决定使用这个新方案,奇迹也真的出现了,几个周期后肿瘤就缩小了,半年后判断临床治愈,一年后停药,到现在无瘤生存超过2年了。”蔡加彬说,不过这只是个例,临床上是有奇迹,但是毕竟不多见的。医患间的相互信任,是共同击败病痛的基石。而他可以做的,就是做一名有温度的医生,和患者家属站在一起,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

 ◆ 促进创新,传承大医精神 ◆ 

“在做好临床的同时,我的导师樊嘉院士一直鼓励我们成为医生科学家。”在蔡加彬眼里,科研非常重要,科研才有机会提高疾病治愈的概率。如果大家都只是局限做一名常规的医生,那医学就很难有突破。

在保证优质完成临床业务的同时,蔡加彬和团队一起,积极开展肝癌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围绕我国肝癌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困难、术后复发率高、晚期治疗选择有限,积极参与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积极探索。

在创新道路上,蔡加彬和团队一直在努力着。结合液态活检,利用表观遗传学技术检测血浆游离核酸cf-DNA的5hmc修饰,在国际上首次大样品临床研究,运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提高早期肝癌的检出率;目前申请专利,积极完善临床前研究,联合公司申报试剂盒及临床批件,争取未来实现临床转化。该项研究可有序扩大肝癌筛查范围,有助于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利用智能化外科决策与手术规划,达到肝病灶完整清除的同时保护肝功能,降低围手术期风险及术后复发率;利用液态活检结合影像组学,开放新技术筛选术后复发高危人群,填补国内空白领域;作为PI参与多项肝癌术后预防复发的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等。

除此之外,蔡加彬告诉记者,医学绝对不是一门纸上谈兵或者能够自学成才的学科,需要靠一代代人的传承。

作为教学医院的临床带教老师,蔡加彬承担了硕士生、博士生及基地培训生、专科医师和进修医生的临床教学工作。在教学中,这位1989年出生的青年导师善于启发医生和学生灵感,思路清晰、言语规范,深入浅出。并坚持“身教大于言传”,以身作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风格深受学生喜欢。蔡加彬非常喜欢和小伙伴们交流,在他看来,这些青年医学生年轻,思维更活跃。蔡加彬也经常调侃自己在学生时代犯下的一些错误,来加深医学生们对于这些错误的理解。

作为导师组成员,蔡加彬参与指导6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让他感到高兴的是,多名博士毕业时均有高质量的SCI论文发表。

“导师樊嘉院士曾告诉我们,良医必备四个素质:永不言弃、不断创新、无悔付出、尊重患者。现在我也把这个精神传递给我带教的学生。”无论是临床还是科研工作教学中,蔡加彬都坚持团队合作与梯队培养,甘当人梯,而他也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有温度、有创新,也有担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