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西居民区美好社区先锋行动,30面锦旗与59个微信群的故事
从疫情中“忙上忙下”到联欢时“退居幕后”,蒙西居民区的社区工作者用行动赢得了居民的认可。 受访者供图
9月10日中秋节,打浦桥街道蒙西居民区活动室,一场名为“中秋团圆·老幼携手聚邻”的亲子活动在这里进行。参加活动的有带着孙辈的老人,有和孩子一起制作冰皮月饼的年轻家长,更多的是表演才艺的孩子。两个小时的活动,欢声笑语不断。这是打浦桥街道蒙西居民区“美好社区先锋行动”的一个镜头。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30面锦旗背后的感动与温情
蒙西居民区及周边,是打浦桥街道开展“美好社区先锋行动”的核心区域。“先锋行动”以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社区,聚焦提升社区认同感、幸福感、烟火气为目标,以强化党群“零距离”、激活社区治理“动力源”为路径,打造老旧小区宜居生活样板。蒙西居民区已经成为“美好社区先锋行动”的先行者。
蒙西居委会墙上的锦旗特别多,大部分锦旗的落款中留下了居民的详细住址信息。记者数了下,仅6月和7月,居民们就送来了30面锦旗。蒙西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尹晓芸说,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感人故事,每个故事都是居委会的党员干部当好群众贴心人的证明。
今年疫情期间,在尹晓芸负责联络的一栋居民楼,有一位老年居民核酸呈阳性,她上门动员该居民转运去方舱,老人担心他走后,有慢性病的老伴无人照料发生意外。在化解了居民的担忧,完成转运后,尹晓芸除了经常上门关心,还特地设置了闹钟,每天上午六点和晚上十点打两次电话确认老人独居时的安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从未间断。当居民从方舱回家,非常感动,连声感谢尹晓芸。
小区72弄4号有位居民突发脑梗,情况紧急。尹晓芸说,在任何时候,生命都是第一位的,她主动承担责任,调动资源,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将这位病人送医救治。
蒙西居民区是一个老旧小区,59栋楼都是六七层的楼房,没有电梯。今年疫情期间,有25栋楼中出现阳性病例,蒙西居委会工作人员成为服务居民的最主要力量。居委会的党员干部一层一层地爬楼梯,上门为居民的生活垃圾消毒,收集转运;生活物资运抵,居委会干部冒雨连夜分装,然后一层一层地为居民发放。高强度的爬楼行走,长时间的值班守候,有居委会干部病倒了,有居委会干部受伤了,几乎所有人都掉了几斤肉。
付出总有回报。蒙西居委会干部都成了小区居民的“自家人”。除了送锦旗,还有居民买了水果“投喂”居委社工,并特意写一张纸条“我七天核酸阴性”,让居委社工放心食用。
中秋活动结束后,尹晓芸在活动微信群中写下一段感想:“把社区里的商户、老人、孩子和年轻妈妈们凝聚起来,共同参与和见证了这场中秋活动,我们居委会也是第一次从台前走到幕后,从主角变成观众,从主导者化身参与者,这种转变是我们想看到的,也是我们所期待的社区治理模式,让居民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和主角。”
59个微信群带来的思考与探索
蒙西居民区能够成为“美丽社区先锋行动”的先行者,除了社区工作者有一颗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心,有为居民服务不辞辛劳的精神,也得益于他们善于总结经验,善于创新工作。
今年上海疫情期间,楼栋微信群成为上海各社区发布消息、传达信息的重要工具。蒙西居民区除了社区大群,59栋楼还各自建立了楼栋微信群。尹晓芸每天“穿梭”在这些微信群,传递消息、安抚情绪,直接了解居民的需求,帮居民解决困难。
疫情暴发初期,情况变化较快,社区中一度弥漫着消极、急躁的情绪。尹晓芸通过多方努力,收集了大量的数据材料,编制了社区疫情一览表。在经过反复确认后,她把这张表发到了社区微信群中。真实状况的公布,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小道消息偃旗息鼓,各种焦虑情绪渐渐缓和,为蒙西居委会赢得了居民的心。
随着疫情防控局面的持续向好,如常生活开始回归,很多楼栋和小区微信群停摆。蒙西社区的这59个微信群现在怎样了?
尹晓芸告诉记者,回归正常生活后,抗“疫”的信息量相对减少,这些当时专门为抗“疫”建立的微信群确实不如之前活跃。之前,居委会干部经常走街串巷,直接接触的老年居民比较多,她一直在思考如何将社区里的年轻人吸引过来。疫情中,楼栋微信群大多由年轻人管理和主导,成为年轻居民与居委会天然的沟通渠道。“好不容易找到了和年轻居民联系的纽带,当然不能将这么好的资源浪费掉啊。”
微信群的内容调整还是从回应居民民生诉求开始。6月份以后,小区快递只能送到小区门口,不能上楼,一些居民开始有意见。尹晓芸综合调查了周边楼宇的快递状况,给这些提意见的居民做了详细的解释,在快递上楼可以放开后,又第一时间发布通知,微信群的疏导功能得到了充分运用。
中秋前夕,尹晓芸准备组织社区中秋联欢,她在社区微信群里发布了一份调查问卷,结果,有近40位年轻居民表示有参加的意愿。通过微信群,她组织报名;通过微信群,她征集孩子们的才艺表演;通过微信群,她收集居民意见,设计活动节目。小区和楼栋微信群的功能又有了新的延伸。
9月10日,活动室里坐满的居民,活动中的欢歌笑语,都是对尹晓芸创新社区工作的肯定。
尹晓芸告诉记者,通过这次活动,她又新建了一个社区亲子群。这个群里活跃的都是年轻的家长,他们有着共同的话题,也有着共同的需求。通过这个群,尹晓芸身边开始环绕起一批蒙西居民区最有活力的群体。
== 未来展望 ==
居委会墙上的30面锦旗,体现的是蒙西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在“美丽社区先锋行动”中对党群“零距离”的实践;而关于59个微信群的思考和延伸,则体现了尹晓芸对社区工作不断开拓创新的追求。
目前,打浦桥街道党工委已经建立蒙西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工作室,做大书记工作室的论坛交流功能,做优对基层治理疑难问题把脉会诊的会商功能,做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带教功能。未来,在打浦桥街道,我们会见到5个、10个“尹晓芸”,见到这些年轻的、脚踏实地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掌握现代化工具的社区干部。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