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攻坚克难练本领,薪火相传带队伍,他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每一名从浦东机场出行的旅客,其行李都将接受现场安检人员的开机检查。在旅客接触不到的安检后台,还有一个数十名“高手”组成的复查分队,负责检查现场判图中的遗漏以及一些疑难图像,从而形成安全过检“双保险”。而李亮,正是浦东国际机场安检护卫保障部复检分队的负责人。今年35岁的他,已有15年的从业经验,他积极投身安检事业,刻苦钻研专业技能,逐渐成为一块查得出、考不倒的招牌。
他带头创建拥有典型案例的“现场X光机图像库”,总结提炼“回字检查法”,成立“李亮工作室”,参与开机员评价机制。勇于钻研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他先后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上海工匠、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等荣誉,最新获评“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实战中出真知
技能从一支火柴开始
李亮说,“2008年我进入机场,还是一个缺乏经验的菜鸟。为了提高自己的开机水平,我经常反复研究图像,也会参加保障部的‘业务技能大赛’。数年比武的历练让我的业务技能实现了突飞猛进,我的判图能力也就是在这几年的训练和实战中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开机判图领域,李亮尤其擅长察觉火柴和打火机等违禁品,这为他赢得了“火柴王子”的美誉。严禁携带上飞机的违禁品有很多,其中火柴较易获得,查验难度却最高。火柴的材质决定了其成像特征不明显,加上体积又小,一不留神便成漏网之鱼。火柴一旦被带上飞机,其危害可能非常严重。我国 于2008年开始实施民航禁火令,此后,大部分旅客自觉不携火种上机,但仍有部分人烟瘾难挡且心存侥幸,想方设法将打火机、火柴等藏匿于鞋内、皮带扣中,企图蒙混过关,这对民航空防安全带来极大干扰和隐患。更大的难度在于,近年来,手表式的打火机、U盘式的点烟机等层出不穷,民航违禁品的外形越来越生活化,如何有效识破这些“伪装”,成为摆在安检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自那时起,李亮和同事们在每天查获的火柴堆里寻找不同种类的火柴,把这些火柴作为样本采集X光机图像。在将近1年多的时间里,团队搜罗了数十种不同材质的火柴,并在研究图像中逐步找到了破题方式。
首创“回字检查法”
练就判图火眼金睛
2007年是李亮入职浦东安检的时间,他励志要成为最好的安检员,希望能为安检做出最大的贡献。他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钻研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工作之余,他对旅客身份和物品进行归纳,逐渐摸索出专属自己的判图方法。但他深知对安检来说“安全就是责任,责任大于天”,因此,他依然需要不断精进安检技能。
李亮发现,由于火柴图像“体积小、颜色淡、易干扰”,其判断难度在违禁品中也是最高的,特别容易被开机员忽略。为了突破这个瓶颈,他一头扎进数以万计的图像中,收集数十种不同材质的火柴,积累了上千幅火柴图像。为分析检查环境对火柴的影响程度,他会守在X光机旁数十日夜,根据火柴的“淡绿色”图像特征及“视觉规律”,模拟各种影响判图的情景,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
在反复尝试之后,他创新研发了“回字检查法”,遵守严谨的判图路线,视线就像“回字”一样形成外圈和内圈的轨迹,不留死角和遗漏,并结合身份分析法和物品联想法,进一步提升高难度违禁品的检查能效。
新开机法全面推广后,火柴查获率由30%提升到85%,不仅仅是火柴,对于一些与火柴一样图像颜色淡、查验难度高的违禁品,“回字开机法”同样也起到了显著的成效。从2018年开始,“回字开机法”在浦东机场安检团队所有开机员中普及,使他们在原有开机经验基础上又叠加了一项新技能。
建模图像库
从一人强到团队强
2015年,李亮带队成立了浦东安检的首支后台复检小组。复查岗位对安检员的要求更高,复检小组的每位成员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不怕质疑,要比现场的开机员更快地发现识别违禁品。在过去的7年时间里,李亮带领着复检小组,协助旅检、行检现场查获了近20000余件违禁品。
他带领团队研究疑难图像,制作“图像识别方法解析”、“疑难图像解析”等课件;在每班近10000幅的复检图像中采集那些“判断难度高”的有效违禁品图像,在日积月累的收集中,他们创建了更加贴近实战的《现场X光机图像库》,收录70000多幅典型图像,改变原有培训图库无法满足安检工作实际的现状。并且李亮还参与研发“开机员评价体系”,从基础素质和专业技能对开机员综合评估,出具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升培训质量。
2018年,以他名字命名的“李亮工作室”成立了,旨在打造一个以“培训、实操”为载体、以“技能、研究”为核心功能的工作室,推动浦东安检从研发到培训、再到实操的完整培养链。
2019年,李亮的课件均作为教材用于开机员的培训工作。自2020年以来,由他所领衔的“李亮图像识别创新工作室”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开机岗位的检查效率,提升民航安检质量,他带领工作室团队主要对两个方面的课题开展了进一步研究。
第一是“影响开机员判图因素的全要素分析”。引入“人机料法环”五要素,强调开机员在判图过程中的过程性因素,将事后分析变为主动的风险预防和缓解。第二是“AI辅助判图应用的研究”,将“AI智能”概念引入安全检查中,以实现“人机相辅”的判图模式,达到在缓解庞大的旅客流量和新型违禁品给安检员带来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能提升开机岗位整体的检查效能。
除此以外,李亮带领工作室不断开展“经验交流”、参加“师徒结对”,参与培训了近500名安检员走上开机岗位。而这些“徒弟”们也都逐渐成为了所在科室的业务骨干,成为安检技能比武中的佼佼者,成为了“进博”、“亚信”等重大任务的骨干力量。
这些年,很多人都会问他,每天对着枯燥的X光机图像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李亮却说得轻描淡写:这些深深浅浅的图像早已与自己密不可分。多年来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带着一份初心诠释安检人的使命担当,李亮誓把“安全带上蓝天”,守牢空防安全的生命线。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