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青春答卷|一张城市名片,一座文化高地
2022-10-16 青年

>>>编者按

时光如潮,不舍昼夜。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上海的这非凡十年,是开放拥抱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成就感持续增强的十年;是文化高地崛起,打响上海品牌,获得感持续增强的十年;是城市精细治理,科技惠及民生,安全感持续增强的十年;是社区功能强化,旧区不断翻新,幸福感持续增强的十年;是一江一河优化,景观魅力提升,归属感持续增强的十年。

十年来,上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征充分彰显,充分体现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以及“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而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越来越多青年人参与其中,展现出最朝气蓬勃的力量,也显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价值。

以青春之卷,答时代之问,行非凡之事,创活力之城。喜迎党的二十大,并以此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开启迈向未来的新征程。

上海大剧院剧场开放日。本版均据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冷梅


五年前,上海提出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目标,以“年均4万场演出”作为硬指标。2021年,上海共举办营业性演出38366场,几乎追平疫情前2019年的38960场。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超过100场丰富演出可供观众选择。


在上海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之下,面对大量海外演艺资源未能来沪的情况,上海演艺市场灵活调整演出策略,通过一批优质剧目,构建以国内原创为主的多元演出新生态。这也得益于上海演艺人的创作演出实力:18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2021年演出6865场,同比增长高达81.4%,演出收入3.28亿元;而91家上海民营院团全年演出也达到了9895场,收入2.56亿元。可以说,丰富剧目业态、完备剧场生态、活跃演艺主体与强劲消费市场共同筑牢了亚洲演艺之都的“基础底座”。

演艺大世界形成“头部”效应

演艺大世界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广场为核心区域,辐射整个黄浦区乃至中心城区,拥有最“高”的剧场密度。近年来,秉持着做强“码头”、激活“源头”、勇立“潮头”这一发展准绳,演艺大世界坚持以高标准持续推进品牌建设,大力集聚名家名团和首演首秀,锻造了一张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

2018年11月通过全球征名,“演艺大世界”正式定名。通过近4年的努力,剧场、演艺新空间持续拓展,名家、名团、名剧纷至沓来,首演、首秀、首映频繁上演。数据显示,2019年演艺大世界区域完成演出19528场;2020年演艺大世界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完成营业性演出17256场;2021年演艺大世界营业性演出21037场,占全市营业性演出的54.8%。截至目前,演艺大世界区域内共有专业剧场25个,经授牌“演艺新空间”44个;全市范围内目前已有20个演出场所被授予“演艺大世界”铭牌。

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说道:“观众对好剧目、好阵容,永远有强烈的需求。”去年,由陈佩斯父子领衔主演的舞台剧《惊梦》在上海大剧院迎来全国首演,关注度超出所有人预期。而今年国庆长假,《惊梦》被再次请来了上海,现场观众依旧热情高涨。就连陈佩斯都不免连连称赞:“上海的观众太专业了,他们对优秀作品的鉴赏力非同一般。”90后导演丁一滕也在今年国庆档前后把自己的两部大剧场作品带来上海,他说:“一部好戏一定要经过上海观众的检验。”

“上海大剧院版昆曲——重逢《牡丹亭》”剧照。

时光退回到2013年,当时已经15岁的上海大剧院首次闭馆大修。大修前,大剧院头一回向市民免费开放,连续10天共接待11.5万参观人次,这给了上海大剧院极大的启示。这十年来,上海大剧院作为国内第一座按照国际一流剧院标准建成的现代化大剧院,在带来世界一流演出的同时,也坚持向市民开放更多公共空间。约好友在咖啡厅喝一杯“卡门摩卡”,穿上“中国有戏”帆布鞋,在剧院广场玩个滑板,让艺术走近生活是上海大剧院作为演艺大世界核心剧场对高雅艺术融入人民生活的开拓与探索。

拆掉剧场“围墙”走进观众心田

在演艺大世界,享受大额度的票价补贴,经过这几年酝酿,早已成为观众看戏最实惠的好去处;客观上也为培育演出市场受众,提升大众文化审美带来了长效积淀;办在白天的“剧场开放日”给了全龄段公众走进剧场的更多可能。

2014年起,上海大剧院每年推出4次剧场开放日。2016年,捷杰耶夫把他掌管的马林斯基剧院,包括歌剧团、交响乐团、合唱团、芭蕾舞团等近四百名精英,携十余个集装箱,整体“搬”来上海大剧院,带来了五台七场重磅演出。当时,艺术家尤里·斯梅卡洛夫注意到了广场舞,并获得灵感,在广场舞中融入芭蕾、现代舞元素,创作了一段幽默又接地气的俄式广场舞,风靡一时。

剧院开始拆掉“围墙”,让更多公众近距离体验文化艺术。为此,上海大剧院从2018年开始,逐步对剧场多个公共空间进行功能再造。两年后,大剧院对“宝藏空间”的挖掘有了显著成效,位于人民广场西侧的人文生活空间被打造成A+艺术空间,作为上海首批“演艺新空间”,成为演艺大世界具有艺术活力的区域之一。

“演艺大世界版图不断扩大,影响力从黄浦扩展到徐汇、长宁、静安、虹口、杨浦等区。”正如张笑丁所言,上海每家剧场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差异化定位,逐渐特色鲜明,最终也让演艺大世界从黄浦出发,形成以“人民广场剧场群”向全上海纵深扩散的演艺强磁场。

运营十年来,文化广场共举办演出726台2647场(含巡演),平均上座率达73%,接待观众人数3013102人次。同时,坚持“把门打开”的空间运营方式,围绕“艺术性、普及性、大众性”,亦注重释放舞台艺术的城市辐射力,践行剧场空间的社会责任。其间,文化广场共举办过各类公益艺术活动达2145场,建立更为亲民的都市观演日常,增进更为亲近的剧场文化纽带。

这种“打开”,不仅在物理概念上,剧场包容所有人“走进来”,在此寻得自我价值和兴趣爱好所在;更意味着在思想价值的层面,可以跳脱空间限制,创造不同的生活方式,成就多元的可能性,这个观点也在沪上很多演艺人心中形成了普遍共识。

更多“上海出品”秀出硬核实力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何念导演凭借原创悬疑作品《深渊》《心迷宫》及红色作品《浪潮》《觉醒年代》,成为上海原创爆款戏剧的“高产”导演,并获得国内多家剧院邀请,带着“上海”作品开启全国巡演。

何念也深深感受到了这些年沪上观众观演习惯的转变:“现在观众看戏看得多,会更多回归戏剧本身。上海观众对于舞台剧的格式,话剧的现场感,舞台带来的假定性,甚至一些抽象手法,接受度已越来越高,他们能感受到戏剧舞台给出的快感,观众变得越来越专业。你只要保持舞台剧的原貌就好,不再需要去‘迁就’观众。”而观众审美层次的大幅提升,多元性剧场的遍地开花,呈现“井喷式”的市场需求,正在大大激发“上海出品”原创作品的产出效率及产出质量。

2018年5月,作为黄浦区“一中心五集群”建设的重要引擎,为打造一个既有剧场演出又有佳作出品的特色剧场,中国大戏院聘请国家话剧院著名导演田沁鑫作为艺术总监,负责中国大戏院开幕演出季暨国际戏剧邀请展以及未来三年的剧目运营。同时,这家已是“88岁”高龄的黄浦老剧场经历“修旧如旧”,重新开门迎客。

2022年底,中国大戏院首部驻场音乐剧《夜半歌声》即将与公众见面,而当年“夜半歌声”的发生地就在黄浦剧场,这部戏可以说是为中国大戏院“量身打造”的原创剧目,极具海派文化特质,讲述上海往事。而主办方目前正在酝酿“大招”,设想通过融合剧目沉浸展览、主题餐饮及文创,推动国潮、海派、经典品牌联名与植入等,将该剧打造成未来南京路步行街聚焦“新、老、首、夜”、日夜联动“全时悦活区”和跨界融合“全景新地标”的一张文商旅新名片。《夜半歌声》执行制作人陶阳阳对这个新的“上海文化IP”也颇为期待。

目前,位于黄浦区汉口路上的亚洲大厦业态成效初显,垂直纵深建有18个小剧场,形成环境式驻场演出的聚落群,更是吸引了诸多外地观众坐火车、打“飞的”、拖着行李箱来上海看戏,已带动一波新兴戏剧产业的“蓝海”。其实,未来剧场的样貌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