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25年我国即时物流订单量将达793亿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外卖已经升级为“即时物流”。我国即时物流行业2021年订单量为294亿单,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793亿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美团配送近日发布的《2021-2022中国即时物流行业发展报告》表明,即时物流行业最初以服务餐饮外卖行业为主,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拓展出更多品类与业务类型,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增强的背景下,伴随流量多极化趋势与即时履约能力的提升,即时物流服务范围逐步覆盖全场景、全距离、全时段,成为即时零售不可或缺的新基建。在即时零售、跑腿等“非餐饮”新增长点驱动下,即时物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将与邮政快递业态优势互补,在便利民生、助力实体、引领物流科技创新等方面持续贡献力量,助力构建中国现代流通体系。
数据显示,2021年即时物流行业订单量为294亿单,同比增速为38%,用户规模为6.33亿人,预计到2025年即时物流行业订单量将达到793亿单。
新趋势下,即时物流行业的餐饮服务商也逐步发展为全品类服务商。以美团配送为例,平台针对餐饮、零售、医药、企业服务和同城帮买帮送等场景均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其中,在企业服务方面,2022年美团配送已为星巴克、麦当劳等超过800个品牌提供了定制化运力,帮助广大餐饮零售商家向全渠道用户提供稳定、专业的即时物流服务。
报告显示,随着规模快速扩大,即时物流行业在稳就业、保供给、增收入等方面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示范效应。疫情期间,即时物流打通了民生和应急物资供给的最后一公里,保障了商家不闭店、居民不停供。通过灵活就业,即时物流也提高了全社会的劳动参与率,增强了就业市场的弹性和韧性,优化了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发挥作为“就业蓄水池”的社会价值。
即时物流同时还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近年来,即时物流企业不仅拓展了本地实体门店服务范围,还通过在城市中布局前置仓,强化对便利店和超市的供应链一体协同,以运营大数据协助商家做需求预测、库存管理,推动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实体门店稳定复苏增长。今年1-7月,美团平台上的便利店和超市的交易量同比增长54%,其中夫妻小店增幅达110%。
报告预测,即时物流行业未来将进一步向产业带上游延伸,逐渐深入到整个生产供应链领域,为消费者、商家、相关行业等提供全链条数智化即时物流服务及即时供应链解决方案。
今年,《“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对我国物流规划作出了统一部署,提出“推进城际干线运输和城市末端配送有机衔接”“提升末端‘最后一公里’网络服务能力”,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即时物流行业迎来新机遇。作为“泛快递化”新业态,即时物流行业将持续与邮政快递业优势互补,协同构建中国现代流通体系,更好满足用户多领域、多场景、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