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刘仕英:亲历过现实版《万里归途》,更为祖国的强大感到骄傲​!
2022-10-21 青年

陈正宝/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受访者/图(除署名外)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高频次出现,凸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也是我们民航工作始终坚守的初心。”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东航客舱服务部乘务二部分部高级经理刘仕英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后既振奋又自豪。2011年,刘仕英曾参与保障东航包机赶赴埃及接回中方人员,尽管十多年过去了,但当年那个航班给她的震撼和感动仍历历在目,“国庆期间热映的影片《万里归途》里表现的跨越万里从动荡北非接运同胞返回祖国的故事,我感同身受,我曾亲历了这样的航程,每每回想起那段经历,还是会很激动,也更加为祖国的强大感到骄傲!”

 ◆ 看到同胞小跑着登机所有疲累都烟消云散 ◆ 

“现场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时,感觉心潮澎湃。党的二十大是站在新百年、新起点的一场极其重要的会议,也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冲锋号,是我们全党、全国人民群众所期盼的重要时刻。”刘仕英说,报告中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她格外有感触,因为十多年前她曾亲身经历过一段现实版《万里归途》,深刻感受到了“强大的祖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能在危急时刻护你回家”。

“当年我还是个普通舱乘务员,印象特别深,那天是2011年2月1日,农历小年夜。”刘仕英回忆说,那天晚上9点多,在单位结束备份后她开车回家,路上就接到了电话:“赶紧回来,准备去埃及。”没有一丝犹豫,刘仕英立刻掉转车头,返回东航客舱部。而原本应该夜深人静的客舱部,此时聚集了从四面八方紧急赶回来的飞行员、乘务员、安保人员。

当年年初,利比亚、埃及等北非多个国家陷入动荡,我国政府着手组织撤运当地的中方人员。“这是中国民航首度在海外大规模撤运同胞,也是我们民航人面对的一道前所未有的考题。”刘仕英说,当时对于航班怎么飞、如何撤、遇到危险和困难怎样处理等都没有先例可循,各个流程、环节都需要协调。

2月2日除夕当天清晨,刘仕英参与保障的这个包机航班从浦东机场起飞。根据安排,航班先飞往埃及海滨城市霍尔格达,接运当地中方人员,随后再飞往埃及首都开罗,接更多同胞回国。“快飞到霍尔格达时,已是北京时间的除夕夜,我在飞机上吃了一顿特殊的年夜饭——一碗牛肉泡面,这也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没在家里吃年夜饭。”刘仕英说。

从上海到霍尔格达航程要十几个小时,当飞机抵达时,一天一夜没怎么休息的刘仕英是比较疲惫的,但当看到从摆渡车上下来的同胞几乎人人都是一路小跑着上飞机时,她立马就精神振奋起来,“那个瞬间,我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那种急切,所有人看到我们第一句话都是‘谢谢’,很多人都是脸上带笑眼中含泪,能强烈感觉得到他们是多么期盼着我们的到来,多么渴望回到祖国,那一刻,之前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50多名同胞登机后,航班继续飞往开罗,但在开罗却远没有第一站顺利。由于开罗局势紧张,大使馆在召集回国同胞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同胞登机和航班起飞返程的时间一再推后,“我们等了将近7个小时,最终都快大年初一了才告别开罗返回祖国,虽然没有丰盛的年夜饭,但我们的问候、热腾腾的航食和中国民航承载的回家期望,对所有人来说就是最好的新年礼物。最终,航班于大年初一下午回到北京首都机场。”刘仕英说,这是让她终生难忘的一次经历,此后她又参与过海地救援等任务,“这些经历促进了我的成长,也让我更加坚定和成熟。”

 ◆ 进一步探索青年工作培养好时代新人 ◆ 

如今,刘仕英已成长为一名客舱经理,而她也一直关注着年轻队伍的培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这不禁就让我想到了我们这支年轻队伍的培养。”刘仕英介绍说,空乘的平均年龄比较小,青年人占比很高,因此对于青年的培养和引领一直是客舱部关注的重点。

“比如,我们有李文丽劳模创新工作室,我也有幸成为其中一名导师,目前,工作室有12名省部级以上劳模构成的导师团,力求用‘树立一个,培养一批,带动一片,造就一代’的劳模文化影响力,来推进青年培养的机制。”同时,东航还有青年优秀人才的摇篮——“凌燕”乘务示范组。成立于1989年5月4日的“凌燕”,初心就是“向世界微笑”,从最初的8名成员到如今的3482人团队,“凌燕”从上海辐射到了东航全国分子公司,也从内部设立的示范组成长为享誉中外的优秀空中服务品牌。

“‘凌燕’是中国民航第一个空中服务品牌,从全国青年文明号成长至今,‘凌燕’在探索、发展、创新、坚守中,成为了一代代青年人成长的有力平台。”刘仕英坦言,在过往的岁月里,东航“凌燕”走出了很多服务明星、职业能手、劳动模范,在今后也将认真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进一步探索青年工作,培养好时代新人。

在刘仕英看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科技强国”,在民航日常工作中也有非常明显的体现。作为客舱乘务员,刘仕英和同事们在机上服务时有提供姓氏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以前我们都是靠手抄,自己记录,现在所有机上服务工具都已更新换代,每个航班上的乘务长都有一个‘移动客舱’Pad,方便及时掌握各种信息,也能更精准地给旅客提供服务。”

不光乘务人员,近年来旅客也能体验到飞机的硬件设施越来越好。“就拿空中上网来说,以前是不可能的,但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飞机都安装了机上Wi-Fi设备,即便是在万米高空,旅客也能上网冲浪,而且网速越来越快,空中冲浪的体验越来越好,这些都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刘仕英说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受访者/图(除署名外)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