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现代人的一本解忧指南火了
青年报记者 郦亮
位于宛平南路600号的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这些年成功出圈。市民刚刚戴上“600号口罩”、吃过“600号月饼”,又迎来了《解忧心理:来自600号信箱的人生指南》。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所有插画都来自“600号画廊”的患者作品。昨天这本新书在朵云书院·戏剧店举行了读者分享会。
记者了解到,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心理状况,这本身也是一种社会进步。《解忧心理:来自600号信箱的人生指南》就应运而生。这本书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合作推出,在百万封信件中精选27封,通过一来一回的书信形式,由600号医生对收到的信件予以回信,解答各类困惑。
在《解忧心理》中,600号医生没有理论上的高谈阔论,而完全是与读者的促膝谈心,所聊的话题也来自生活。比如,被食物和身材所掌控,因减肥而活在焦虑中;在深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出现脱发、脸色晦暗等健康问题;苦恼于如何和孩子相处,不知道该如何做一个好爸爸,等等。在“好好说出的才是爱的语言”一文中,初一学生小糖特别苦闷和无助,没有办法和妈妈好好说话,学习成绩稍有下降,妈妈就特别紧张,各种埋怨。医生接到小糖的信件后,一方面分析了妈妈性格与她是有区别的,另一方面从沟通艺术角度支招怎样的沟通才是有效的,并以小糖生活为例子做了解读,总结出“只有好好说出口的话才是爱的语言”。
《解忧心理》主编乔颖告诉记者,在心理学上有“安全岛屿”说法,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内心会住着一个“内在的小孩”。这个小孩有时很自私,有时很可爱,有时很调皮,有时很暴躁,有时很叛逆,有时很温顺,有时很固执。这个岛屿就是歌曲中的“一亩田”,一个真正让人袒露心声、放松心情的地方。这个“一亩田”既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物,也可以是一个地方、一种兴趣爱好。而《解忧心理》以一个个真实温情的故事传递各类专业心理知识,帮读者从心理学角度重新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找到真实的自我,打造一个专属的“安全岛屿”。
来自“600号画廊”的患者作品是这本书的又一个亮点。记者了解到,为了了解患者的内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开设有“600号画廊”,所展出的作品都是患者亲手绘制。这些作品多为抽象风格,线条简洁明净,颜色单纯,笔法稚拙,有些还能用画讲出一个出其不意的故事来。这些作品中的精品成为了《解忧心理》中的插画。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