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销售开启“双十一”,“大水漫灌”之后更需“精耕细作”
2022-10-26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图书的销售已经进入了2022年的“双十一”档期。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注意到,相比往年,今年的图书网上促销除了“满减”等常规动作外,更强调“严选”,各出版社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可以带来足够利润的热门优质图书上。

上海译文出版社最近全社上下都在为“双十一”的营销而努力。在当当网平台上,他们的满减力度达到了惊人的每满100元减50元,但他们的用力点却还是在古尔纳5部作品这样的重点图书上。古尔纳是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译文社拿下了他的简体中文版的版权,并经过不到一年的紧张翻译和编辑,终于赶在今年“双十一”前上线开售。“现在图书市场‘二八定律’相当明显,也就是20%的热门书会占到利润的80%。所以会将关注度更多地放在热门图书上。”一位编辑告诉记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注意到,今年图书市场“双十一”,满减的力度依然很大。在当当平台上,读客文化、智慧熊图书、中南博集天卷、蒲蒲兰绘本馆、上海译文等百余家出版社均提供满300元减80元、满300元减50元等不同额度的满减优惠券。与此同时,京东也上线了图书文娱会场,满10元9折、满200元减10元、满200元减30元等针对不同品类图书或不同商家的优惠券均已上线,同时“尾款立减,再享每满100元减50元”的活动也在会场页面上持续显现。

但是像上海译文社那样,不少出版社和电商平台显然将更多的营销资源向优质热门图书倾斜。比如读客力推的就是莫言作品集和陈磊作品集,博集天卷则主打马伯庸的《显微镜下的大明》。针对这些热门图书,在双十一期间,各出版社还会做各种网络直播、短视频营销和专家推荐。

过去双十一,各出版社和电商平台都是“大而全”营销,各种图书铺天盖地,但事实上虽然有巨大折扣的加持,热销的书依然热销,滞销的书依然很难卖出去,也因为平均用力,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也因此,“严选”“甄选”成为了今年双十一的关键词。通过“好钢用在刀刃上”,各出版社都力求实现销售额和利润的突破。

其实,出版社这么做还有一个背景,就是今年图书销售市场整体的滑坡。据开卷发布的《2022前三季度图书零售市场分析》,2022年前三季度,图书零售市场仍表现为负增长,同比下降13.41%,其中,实体店渠道同比下降了36.28%,网店渠道同比下降了6.54%。之前事实上实体书店一度止跌回升,而网络书店则一直大幅增长,现在这种双双下跌的态势其实给出版社和图书平台都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

但如果细细去分析还是可以发现,虽然图书销售整体下跌,但其实文学、艺术、传记和地图类图书是逆势增长的。这也就在提醒出版社和书店,有必要把图书促销做得更精准,“大水漫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精耕细作”更有前途。

在出版人唐勇看来,图书市场首先需要持续有优质的内容,这是保证市场发展的根基,同时需要借助适应读者与消费习惯的营销方式,让优质内容能够有更多机会展现在读者面前,而多元活动联动形成的阅读氛围也是激发阅读需求的关键,由此转化为消费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