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Talk|尚长荣:我为什么说“京剧艺术永远属于青年”?
2022-10-27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视频

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最近还在为向“尚研班”青年学员传承技艺而忙碌。这已经是他开设的第二届“尚研班”了,所有的辛劳付出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国粹艺术高质量地传承下去。尚长荣在将近30年前就提出过一个著名论断“京剧永远属于青年”。在他看来,任何事物拥有了青年就拥有了一切,拥有了未来。所以年逾八旬的尚老仍在为京剧走向青年而奔忙,他说,这是一个京剧人的社会担当,也是京剧人的天职。

 “现在需要的不是称派,而是更好地总结自己” 

青年报:在您迄今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如果让您选一部得意之作,您会选哪一部?为什么?

尚长荣:您提到得意之作,作为一个戏曲演员,我首先想到的还是要博学,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就是我们戏曲演员经常要讲要练的“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而且还要有相当的文化底蕴。用你扎实的基本功,在舞台上演绎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不同人物,才会演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你演的剧目、演的人物才能精彩,才能动人,观众才能得到艺术享受,才能满意。

如果说得意之作,我觉得只要认真地努力,去追求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既好看又好听又很动人的剧目和角色,这样的作品都有可能称为得意之作。如果追溯我们前辈先贤,他们演的剧目太多了,积淀太深厚了,精中选精,最后留下的经典剧目恐怕也就那么十出左右。这都是通过前辈大家、巨匠先贤们几十年的追求、积淀,精而选精留下来的。

作为我们现在的戏曲人,要学习前辈执着的、求索的、孜孜不倦的精神。我觉得还不敢说有哪些是自己觉得还过得去的剧目,要说比较满意的剧目,只能说永远是下一个。

青年报:您对京剧艺术有开创性的贡献,有人建议您称“尚派”,但您坚决不称派。为什么?您如何看待流派的传承、发扬与创立?

尚长荣:我记得梅兰芳先生说过这句话,他说我的“梅派”是指没有派。前辈名家他们从来不炒作自己,他们的走红、他们的艺术巅峰是艺术实践的业绩成果。广大观众爱戴着这些先贤名家巨匠,认为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格,所以说这个流派绝对不是名家自我炒作出来的。我觉得对于流派,对于艺术派别的称呼是值得深刻地做一些研讨的,应该多做扎实的理论上的记录整理工作,这才是正道。

至于称派,我有何德何能,这个不是假惺惺地谦虚。有一次开大会,某领导也说,长荣同志可以称派了。我说,我一不够,二不能,三不敢。现在需要的不是称派,而是需要更好地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更好地去实践,更好地去帮助、辅助青年才俊的进步和成长。我觉得远离炒作,远离喧嚣,多做扎实的实际工作比较妥帖。

在这方面我也在做一些总结工作,比方说自己的艺术道路是怎么走过来的,遇到了哪些坎坷,自己有哪些不足,如何来补足自己的短板,如何克服等。一句老话说得好,一天不练,自己知道,几天不练,观众就要知道了。所以,作为戏曲人,在舞台上实践表演艺术,是要唱到老学到老,多做扎实的践行工作的。

 “京剧艺术永远属于青年” 

青年报:您为什么说“京剧艺术永远属于青年”?怎么理解这一句话?

尚长荣:记得1995年第一届中国京剧节在天津举行。举办之后,上海京剧院进京为首都高校学子演了10场戏,这个活动给它定名为“京剧走向青年”。那个时候的历史背景和环境跟现在的戏曲环境和状况不同,不像现在这么红火,那时大家都在追求卡拉OK、蹦迪什么的。鉴于此,上海市委文化主管部门和上海京剧院共同提出了要举办这么一个走向青年的活动。

为首都高校学生演出的剧目有4个:《曹操与杨修》《智取威虎山》,第三个是颇具海派风格的神话剧《盘丝洞》,第四个是根据莎士比亚《李尔王》改编的《岐王梦》。为什么选择这些剧目?就是想请广大的高校学生先接触京剧。因为当时很多同学没有接触过京剧,甚至喜欢京剧的也不好意思说,因为一提京剧,就觉得太古老了,是“博物馆的艺术”,是属于祖父祖母辈的艺术,大家都不好意思提。所以我们就选择了这样四个新创的剧目,让学子们感受一下京剧的与时俱进。

我记得演出前有个见面会,当时各高校的学生会主席和文体委员来了不少。很多青年都说,让学生看古老的京剧,看长辈们喜欢的艺术有一点不情愿。我们当时采取送票的方式请大家来看戏,但是学生们说,怕送票都送不出去。我一看当时的局面有点冷,就自告奋勇地说,给大家唱一段京戏,但不是戏,是诗词,诗词的作者没有人不知道,是我们的周总理。于是,我给大家用京剧的旋律唱了一段总理的诗词《大江歌罢掉头东》。我扯开了嗓子一唱,大家觉得京剧还挺好听,也很激越。

首场《曹操与杨修》开演之前,我跟剧组的同仁说,今儿咱们要演得紧凑,要用上十二分的力,一定要演得精彩,别怕观众提前退席,即便退场一半我们也不能受影响。第一幕,大家还挺安静,从第二幕起,观众就开始鼓掌了,我们心里也稳定了,后面越演越热,掌声不断,整场演出掌声不少于40次。根据这种情况,谢幕的时候我和何澍(杨修的扮演者)就商量着从舞台的两侧下到观众席,争取扩大炙热的场面。这一下去学生们彻底沸腾了,要求握手的,要求签名的,大家都极其热烈,起码有十几分钟,我们想回到台上都回不了,结果是工作人员愣把我们给揪了上来。我当时热血沸腾,和大学生们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我说感谢同学们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来看我们的戏。第二句话,我说的是“京剧艺术永远属于青年”!第二天《中国青年报》等很多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是以“京剧艺术永远属于青年”为标题的。

作为古典的戏曲艺术,京剧怎么会永远属于青年呢?任何事物是否拥有了青年就拥有了一切?拥有了未来?所以深入校园、深入基层,演戏是我们戏曲人的社会担当,也是我们的天职。

青年报:最近第二届“尚研班”开班,您给青年演员讲《廉吏于成龙》。这批青年学生的水准怎么样?和过去有什么区别?

尚长荣:承蒙国家艺术基金的厚爱和扶持,在6年前举办了第一届“尚研班”,“尚研班”全称是“尚长荣京剧表演艺术研习班”。上一届传承的是《曹操与杨修》,传统骨子老戏是架子花脸必学必演的《取洛阳》。这一届的大戏是《廉吏于成龙》,传统剧目是《连环套》,这也是架子花脸必学必演的剧目。       

从两届研习班的学员来看,举办这样的研习班对于提高中青年演员的总体素质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对于专业的基本功,就是刚才我说的“四功五法”,等于是给中青年演员进行一次补课。有的青年演员基本功不扎实,要补这个短板。在创演新剧目、新角色的时候,这两出新编历史剧也能够就中青年演员如何塑造新的历史人物,给他们一些专业的指导和启发。应该说,通过这个研习班,每个中青年演员的总体素质都会有所提高。但我还是深深地感觉到中青年演员的基本功良莠不齐。有的基本功不扎实,这就等于要我们搞一个建筑,如果这个地基打不牢,今后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从研习班来看,我们中青年演员中还是有不少人才的。我总对他们说一句话,要弄通弄懂什么是传统,如何继承,如何研究,如何激活,如何用传统的技法把我们的剧目和人物演绎得活灵活现,生动感人。现在这个社会五彩缤纷,各种活动丰富多彩,留给中青年演员专业练功、钻研刻苦的时间就没有以前那么多了。还是应该多留点时间,加强自身专业的打拼和求索,减少一点不必要的“五花八门”“绚丽多彩”的社会活动。这就是说,我们要苦干,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才是研习班所要追求的。

青年报:这次“尚研班”是跨剧种招生,有不少学员我看是从其他剧种过来,您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尚长荣:咱们中国戏曲学院也好,戏曲中专也好,也有收兄弟剧种学员的班级。我们前辈大家先贤们,他们也收兄弟剧种的学生,所以不要有门户之见。就拿我们京剧演员来说,也应该更多的汲取兄弟剧种的优秀表演艺术。特别是昆曲,京昆是不分家的,京剧演员必须要有昆曲的基础,这都是我们必学必修的课程。

 “要守正创新,还要激活传统” 

青年报:您一直在推进京剧艺术的传承,您觉得现在传承方面最紧迫的是什么?您准备怎么推进?

尚长荣:这个问题提得好。概括地来回答,就是面对传统要守正,守正是根基,同时要创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不能为了推动创新而失掉了根本,不能只敬畏守护传统而轻视了创新。传承就是要敬畏传统、继承传统、研究传统,还要激活传统。我们还要做我们前辈先贤他们要做、想做而没来得及做的一些事。所以面对我们悠久的伟大的中华文化,确实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来投入我们守正创新的实践工作。

青年报:您说的“激活传统”,如何“激活”?请谈谈您这方面的思考。

尚长荣:中医有一句名言叫“用药如用兵”“内方外圆”。其实京剧激活传统也是如此。我觉得研究传统、继承传统就是要扎扎实实地,要想尽一切办法把优秀的传统用得更加活灵活现,更加能够适应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比方说传统剧目比较稳健,但是有一点冗长,我们要把传统激活,用活就是“内方外圆”。我们现在演现代戏也好,同样离不开唱、念、做、打,离不开手、眼、身、法、步。我们跟话剧、跟舞台剧又截然不同,话剧、舞台剧也有他们的技法。任何艺术的演法绝对不是生活中的所谓的自然主义,都是有技法的。每个剧种有每个剧种的灵魂,每个剧种有每个剧种的风格,这个灵魂和风格正是每个剧种他们的特点,他们的生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