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鲁班”00后小囡世界技能大赛上夺冠,还将留校任教培养“小鲁班”
2022-10-2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经过激烈的比拼,来自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的邵茹鹏获得了2022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精细木工项目金牌,这既是我国在2022世赛特别赛上获得的首枚金牌,也是我国在世赛舞台上获得的首个精细木工项目冠军。

摘得桂冠后的邵茹鹏告诉记者,返校后自己将成为一名培训老师,未来将培养更多的“小茹鹏”。

接缝缝隙比头发丝还细,每天训练10多个小时

2002年出生的邵茹鹏今年只有20岁,当其他同龄人还在读书的时候,他已经获得了世界级赛事的冠军,早早走上了工作岗位。

谈及这场改变他命运的比赛,还要从四年前进入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前开始,那时候学校的“创意木工社团”正在招募学员,加入社团后当了解到自己的一名学长在世界邀请赛中拿到第一的名次后,心动不已。邵茹鹏告诉记者,其实自己刚入学时,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十分迷茫。“既然学校有这个平台,又能学到独特的手艺,一技傍身,说不定未来能走出自己的职业之路。”

秉持着这样的想法,他付出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人家休息,他加紧练习,别人做一遍,他做两遍。那时的邵茹鹏没能想到,未来的自己能走的那么远,走上世界舞台。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涉及木工的有三大项目,分别是家具制作、精细木工、木工,而邵茹鹏申报的是精细木工项目。他解释说,所谓木工主要是搭建房屋框架、庭院等;家具制作主攻柜子、橱柜等的制作;精细木工是做门窗等。

在涉足这一领域前,他的记忆中只有小时候木工师傅上门干活的场景。但这几年,做木工的人越来越少。

一旦踏足这一行,成为种子选手,他才发现训练的要求远比想象中要苛刻。根据世赛的要求,选手需要通过手工和机器设备,使用各种形式的榫卯接头连接两个或以上的木质零部件,每一个接缝处的缝隙大小不得超过0.4毫米。0.4毫米是什么概念,邵茹鹏的教练蒋志发向记者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一张A4纸的厚度为0.1毫米,按照世赛的要求,当零部件接缝处的缝隙不超过0.2毫米时才能拿满分,如果是0.2毫米只能拿一半分,超过0.4毫米不得分。在训练时,我为他们制订了更高的要求,执行0.15-0.3毫米的标准。这样的精度比头发丝还要小。”

从1982年就入行的蒋志发是一名资深木工,别的教练在训练时大多用的是往届的世赛图纸,唯独他是自己设计的图纸,难度远甚于大赛标准,且出题形式更为灵活。

这可苦了邵茹鹏等选手,回忆四年的集训,邵茹鹏说了一个字“苦”。整整四年,每天的训练时间是早8点到晚9点,中午休息一个小时,下午休息一个半小时。也就是说,除了吃饭、睡觉,余下的时间基本都在苦训。刚参加集训一两年的时候,他进步很快,眼见自己的技艺在不断提升,但当自己的技能达到一定火候的时候,再往上精进就遇到了瓶颈期。“有段时间,我觉得训练越来越枯燥乏味,也没有再往上的动力。那段时间很难熬,但幸好我走过来了。”

为训练“手无完肤”,在世赛上夺取首金

有一次,教练给大家分发了新工具——进口的维塔斯凿。在训练过程中,稍不留神,就可能会凿到手,从邵茹鹏发来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有段时间他已经“手无完肤”。

“国赛的时候训练强度很大,手上都是皮外伤。操作机械的时候,不能戴手套,因为操作是需要手感的。”邵茹鹏介绍说,链接处的缝隙,如果单独两块木头较好控制,但赛题中的杆件都是交接牵连的,如果有一处不到位,会牵连到其他部位,使得最后的成品不太美观。这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慢慢去找感觉。首先,绘图要十分准确,这是所有木工的基本功。

集训十分辛苦,但成果也显而易见。2020年5月,邵茹鹏在第四十六届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上海市选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年12月他作为上海市选手代表参加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竞赛(暨全国选拔赛)获得该项目银牌。这一年,邵茹鹏还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这些年,学校老师、该项目负责人曹育梅亲眼见证了邵茹鹏的成长,她对小邵的评价很高。“从学校到上海再到全国,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选拔。小邵很有耐心,木工集训战线拉的很长,不可能一蹴而就,他没有因为困难而退缩,状态一直很稳定。”

曹育梅告诉记者,世赛是“青年赛”,对年龄有限制,一名选手一辈子只有机会参加一次赛事。这样能在这样的世界级比赛中脱颖而出,既有些意外,又在情理之中,是邵茹鹏多年努力的结果。

事实上,能在本届世赛上夺冠,邵茹鹏自己也心里没底。他透露说,比赛要求选手在4天共22个小时内完成考题。第一天的时候,大家规划好流程分秒必争,但他严重偏移了规划,比规划时间超出了一个小时;第二天的时候为了赶回流程,他在不需要加工的木料上做了加工造成失误,外观上扣了一两分,但所幸他的综合分还是最高。“其实当时已经做好了不拿奖牌的心里准备。这样一想反而心态轻松了不少,全心全意投入到比赛中。”

邵茹鹏很感激学校对自己的培养,他表示,不管是校长张巨浪,还是项目负责人曹育梅老师,教练蒋志发等都没有给他压力。“他们知道我比较容易紧张,没有刻意给我压力,也没有定太高的目标。让我刻意淡化比赛的重要,鼓励我参与第一,不要求我超常发挥,只要展示实力即可。”

全程收看了爱徒比赛视频的蒋志发评价说,“成绩没公布的时候,我没指望他能拿金牌,只希望他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看到他表情淡定,动作缓慢,心态调整得比较好。他的强项是内榫、外缝、尺寸,平时他在这些项目上做的无可挑剔,这一次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