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经贸大开启系列精品“大思政课”集体备课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最近,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交流研讨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系列精品“大思政课”集体备课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博元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最新热点、重点全部网罗。第一讲预计在本月中旬推出。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何欢浪介绍工作设想和实施方案。他表示,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和《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充分发挥应用经济学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夯实课程思政领航学院建设基础,学院聚焦习近平经济思想,围绕“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打造了此次系列精品“大思政课”。课程由国际经贸学院教师团队主讲,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并加强校外辐射推广。
“我们要充分发挥应用经济学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深化理论研究阐释,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力争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讲全讲深讲到位,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标准打造‘金专’‘金课’,强化课程思政领航学院的示范引领作用,为贸易强国建设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创新性国际经贸人才。”何欢浪说道。
这一系列大思政课共10讲,涉及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口博览会——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高质量实施RCEP,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全面理解新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学校开放型经济学科助推贸易强国建设等。
上经贸大学术委员会主任、应用经济学科带头人黄建忠教授作为系列课程的首讲人,将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从“构建新格局是大国崛起的历史必然与历史主动”“构建新格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当前面临的挑战:困难与问题”“加快构建新格局,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四个方面,交流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体会。
上经贸大国际经贸学院张鸿教授正在以《进口博览会——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为主题精心备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进口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就是向世界表明中国主动向世界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和信心,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让世界共享中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成果。
与会教师代表聚焦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交流体会,并就学院打造系列精品“大思政课”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大家纷纷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中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不仅为我国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而且丰富了大学课堂内外教育的鲜活素材;学院聚焦“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系列精品“大思政课”,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必将发挥学习先导、专业指导和思想引导的重要作用。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祁明期待,系列“大思政课”进一步发挥好溢出效用,加强成果转化和辐射推广,力争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多出新思路、新成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