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进博有我,青春奔赴新征程
■尚青平
共“进”五年间,共“博”未来时。11月4日晚,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第五届进博会在上海正式拉开大幕。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首次大型国际展览盛会,也迎来进博会五周年的小庆之年、首庆之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东方之约,中国之诺。回首过往历届进博会,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以“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的坚定决心,映照出进博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的不懈奋进,映照出进博会举办地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映照出新时代青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成长缩影。
新征程,共奋斗。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在第五届进博会向世界张开双臂的怀抱中,3591名进博会志愿者“小叶子”整装待发,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予的殷切期望,“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浸”入大思政,做有理想的“小叶子”。在进博会担任志愿者,对上海的高校学生来说,不仅已成为大学生涯中的一堂“必修课”,还是一门无比生动的思政大课。在“四叶草”感知“国之大者”,在服务中牢记时代嘱托,没有比这更直观、更“沉浸”的实践育人了。从在首届进博会上岗仪式上接力托举五星红旗,到每一届进博会志愿者在临时党团组织成立大会上的齐声宣誓,这些进博会志愿者的“名场面”是每一位“小叶子”难以忘怀的光荣记忆。
鼓足“精”气神,做敢担当的“小叶子”。第五届“小叶子”中,有过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经历的志愿者超过了七成,在大上海保卫战中挺身而出的他们,更有底气和志气在服务进博中,用行动诠释好“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身为“上海青年志愿者”的一份子,他们的身上也将展现“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这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的生动写照。
奉献有拼“劲”,做能吃苦的“小叶子”。首届进博会,00后“小叶子”占比1.9%,第五届进博会,00后“小叶子”占比已达89%。转眼间,Z世代“小叶子”已成为进博会志愿者的主力军,他们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一天步行3万步、在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始终坚守,用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撕去“骄娇二气”的标签。他们成为了一个窗口,开放的春风拂面,温暖的阳光洒下,世界透过这个特殊窗口,看到了新时代中国和中国青年的模样:开放、自信、阳光、担当、创新,永远年轻,永远风华正茂。
“进”阶新本领,做肯奋斗的“小叶子”。身处进博舞台,不仅需要大志气,也需要实功夫,不仅需要政治过硬,也需要本领高强。背下一本本厚厚的医学书、一次次进行医学技能培训,急救志愿者“小叶子”胸有成竹;有能力提供12种语言志愿服务,保障会务翻译和讲解导览,小语种“小叶子”茁壮成长……对来自各个学校、学着不同专业的“小叶子”而言,练本领,进博会是最特别的“考场”,长才干,进博会是最宝贵的舞台。
21428名志愿者服务进博会、接待内外宾400余万人次、现场信息咨询超1800余万人次……往届“小叶子”的进博会付出,已经化作这座城市“进博记忆”中的青春篇章。当时光驶向第五届“进博时间”,世界期待着新一届“小叶子”续写出更为精彩的进博青春故事。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再一次站在了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海准备好了,上海青年准备好了,将万里写入胸怀,将家国放之心间,将奋斗付诸行动,让青春在奉献进博会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尚青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