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信仰一生未动摇!电影党课开幕片《望道》展现信仰的力量
2022-11-04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我的父亲望道先生,自1920年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后一生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毫不动摇。”11月4日,在“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2022我的电影党课启动仪式上,讲述了《共产党宣言》翻译者、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先生信仰故事的新电影《望道》,作为开幕影片提前与沪上观众见面,陈望道之子陈振新教授亲临现场回忆父亲往事,他的一句“让我有机会再次感受信仰的味道”,引发全场热烈掌声。

 // 望道之子回忆父亲的信仰 // 

“上海出品”的电影《望道》是一部即将上映的新片。影片创作的缘起是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封回信,信中提到了“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而这部影片的核心,正是关于信仰。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电影以陈望道先生的生平事迹为线索,以“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为主题,再现了以望道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为追寻真理、坚守大道的一生。

陈振新教授在回忆中说,父亲“就是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翻译之后,因为坚信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真正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才成了他一辈子的信仰”。

望道先生在实践中付诸行动:他编辑《新青年》、参与建党建团,创办的中国高校第一座新闻馆成了复旦的“小延安”;他在从事科学研究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学术研究,他写的《修辞学发凡》一书成了中国现代修辞学体系的奠基之作。“自1920年确立信仰以来,半个多世纪,他持之以恒。不管从事的是什么工作,他都牢记着心中的信仰。”

在回忆中,陈振新教授还展示了父亲重病后给自己写的遗嘱,在这份遗嘱中,除了一些家常,先生谆谆教诲的,就是要他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一百年前以望道先生为代表的一群热血青年,为了挽救苦难的中国,他们前赴后继,不惜献出了他们的一切甚至宝贵的生命,才换来了今天繁荣富强的中国,作为一百年后今天的热血青年,是不是也应该为实现我们国家的第二个百年宏伟目标,为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作出一点我们的贡献呢?”他动情地说,“总书记说‘青年强则国强’,我坚信,只要年轻的一代坚持住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我们必将无往而不胜。”

 // 电影党课正式启动 // 

电影《望道》尚未正式上映,此次是作为电影党课开幕影片提前放映的,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指导教师兼党委党校办主任周晔,也上阵主讲了首堂示范课。他将时光回溯到二十世纪初叶,为现场党员教授了一堂生动的示范课《青春宣言,追望大道》。

从“寻道”“信道”到“传道”“弘道”,主讲人周晔从四个部分阐释了望道精神和真理的力量,分析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的历史坐标深刻内涵,同时作为电影《望道》参与主创的团队成员为大家分享电影创作的故事。

课后,在场党员观摩影片《望道》,影片以《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者陈望道的生平事迹为线索,讲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追寻真理、坚守大道的初心故事。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中勉励,“积极宣讲老校长陈望道同志追寻真理的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电影《望道》把伟大建党精神、《宣言》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合,值得所有党员通过电影去回忆和品味那份光荣,感人至深。

“从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了解‘真理之甘’的缘起”,“电影党课的仪式感让党味更浓”,“今年有更多优秀的爱国主义题材影片进入电影党课,为全市巩固党史教育活动提供有力支撑,充实了党课的厚度与广度”,“通过电影党课,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了解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牢记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坚定走好新时代‘赶考路’”……观众在参加活动后纷纷留言评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获悉,由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电影局主办,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2“我的电影党课”,将有24部影片陆续与学员们见面,其中既有全新上映的银幕佳作《望道》《万里归途》《平凡英雄》等,也有国家电影局发布的优秀展映影片《1921》《悬崖之上》《攀登者》等。此外,电影党课示范课延续以往“映前授课+观影”的形式,筛选片单中重点影片作为精品示范课,以满足全市各基层党组织需求。主题活动从11月4日起持续至2023年,让学员有更充裕的时间参与党课学习,为全市基层党组织持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