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看连续剧一样看京剧,上京复排连台本戏《七侠五义》
2022-11-07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在时隔42年之后,上海京剧院启动复排海派连台本戏 《七侠五义》(下本),并定于12月23日、24日晚上在天蟾逸夫舞台首演。像看电视连续剧一样地看京剧,戏曲中著名的“连台本戏”也得以回归观众视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了解到,所谓“连台本戏”诞生于百年前的上海。当时的观众已经不满足于一次看完一出戏,要一出戏份几天看,有点类似今天的电视连续剧。所以也就出现了“连台本戏”。连台本戏往往有几十本,要连演好几天,而且每一本戏都能够独立成章,故事的内容也多是神怪武侠故事。《封神榜》《狸猫换太子》都是连台本戏的代表作。

此次上海京剧院复排的海派连台本戏 《七侠五义》改编自长篇古典小说《三侠五义》,该小说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流传极广,小说中栩栩如生的侠客形象深入人心。该剧1957年首演,连演一个月,场场爆满,轰动一时。1980年重新上演,有三本编缩为两本,同样受到热烈欢迎,上本甚至连演100场。

“连台本戏”可以说是海派京剧对中国戏曲所作的一个巨大的贡献。为了继承和发扬传统,上海京剧院在2017年复排了《七侠五义》(头本),尽管观众审美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面对传统,面对武侠故事,观众的热情依然相当高涨。不少市民留言呼吁剧院排演《七侠五义》(下本),多年来《七侠五义》(下本)的创排牵动着众多热爱该剧的老戏迷的心。

历经5年的筹备,此次上海京剧院再次组建强大的创作团队排演《七侠五义》(下本)。据了解,《七侠五义》(下本)的故事将紧接头本留下的悬念,带领观众开启一段崭新的武侠冒险。本次剧本在以往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精炼和改编,扎实继承了海派连台本戏优良传统,保持了海派连台本戏重视舞台综合性的特点,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唱做武打并重,注重演员们对技巧与表演节奏的掌握,和表现、刻画人物的能力。

武戏依旧是重头戏,《七侠五义》特别采用“双男主”模式,在(上本)中饰演白玉堂一角的傅希如此次饰演颜查散,由郝帅饰演白玉堂,他们与郝杰饰演的蒋平、冯蕴饰演的邓丽姑等角色均有丰富精彩的武戏部分,武生、武丑、武旦们将纷纷带来惊险刺激的开打和出手,无论新老戏迷都能看得血脉贲张、大呼过瘾。《七侠五义》(下本)将有全新的创意舞台呈现,与剧情紧密结合的舞台布景机关为演员提供充分的表演发挥空间,进一步凸显武戏的视觉冲击力,为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视听观摩体验。

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告诉记者,上京时隔五年续排《七侠五义》,有一个背景就是驻场演出正在成为各大院团运作的重点。《七侠五义》上下本排演之后,就将成为上京未来驻场演出的内容储备。明年上京还将复排另一出著名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这也将成为驻场演出的一大看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