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主题艺术展”揭幕,艺术家眼里的“人民城市”长啥样?
2022-11-27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上海书画家留下了许多歌颂这座城市的作品,而且这些作品都充分生动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奋斗系列美育展览之“城·长——人民城市主题艺术展”昨在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开幕。一批“人民城市”主题画作亮相,这里也成为了一个市民美育大课堂。

“奋斗”系列美育展览由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文旅局、松江区政府主办,上海团市委等共同支持。奋斗系列美育展览在去年建党百年之际举行了第一届“奋斗——新中国岁月回响”展,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作为第二部接续之作,今年的“城·长——人民城市主题艺术展”力求以艺术语言讲述“人民城市”内涵的精神价值,以诚挚画笔描绘“人民城市”建设的画卷。

展览分为“上海样本”与“千城竞发”两大单元。“上海样本”单元主要是海派画家以生于斯、长于斯的真挚情怀创作的作品。其中从小在石库门中长大的丁筱芳、丁阳父子以不同年代对上海城市发展的成长体会,联手创作3.8米巨幅画作《江河恒流·上海恒新》,深情描绘孕育上海城市发展的母亲河——苏州河、黄浦江。还有另一批受邀创作的上海著名画家在疫情期间,第一次尝试以视频会议模式开起联合创作,最终绘制出10幅组画,刻画出随时代变迁的、姿态生动的城市人民生活场景。

“千城竞发”单元通过“生态之城”“智慧之城”“文化之城”“幸福之城”“创新之城”5大主题阐述,以艺术家们的视野更全面展示各地建设人民城市的特色风貌和有力实践。“人民城市”是艺术名家们的感悟,也是青年人的感悟。此次展览除了名家名作之外,也汇集了一批高校师生的作品。在展厅二层空间设置有“为行而设计”未来城市出行展区,展出大学生优秀获奖作品。“城市档案·城长影像”展厅通过多媒体技术,打造“城市时光机”,以独特视角呈现上海城市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本次展览邀请多支青年艺术家团队,10余件创意新媒体交互影像作品,汇聚他们对于城市生态、智慧、文化、幸福、创新以及未来的主题表达。

这是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关于“人民城市”的一次对话,所以作品的样貌也是多元精彩的。其中既有《中苏友好大厦落成》等以红色文化引领美育的经典画作,又有《鞍钢的修复》《都市蜘蛛侠》《勇往直前》等展现城市劳动者最美风采的优秀之作,还有《上海go high》《万条翠柳映新村》《舌尖上的节气》等精彩之作多维度展现上海城市时代变迁。同时,《北京胡同》《成都茶馆》《广州茶楼》《西湖》《建设新西藏》等展现各地城市风情的画作也丰富人民城市的内涵。

本次展览联合策展人、著名画家汪家芳谈到,去年的“奋斗”展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峥嵘岁月。今年的“城·长”与“奋斗”有着本质上的关联。“在上一个时代的奋斗之后,我们的时代要成长,通过本次展览,我们要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用我们独特的语言,在世界上站住脚跟。”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馆长刘子惠表示:“我们希望这样一场跨越不同年龄的城市艺术叙事,能够激起人们对上海深刻且真切的归属感,激发青少年学子们感受祖辈父辈对上海的热爱和自豪,在他们的时代续写新的奋斗故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