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世界冠军妈妈的脚步,高二学生首战市运会夺得跆拳道冠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近日,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跆拳道项目男子组别的比赛在静安区体育馆落下帷幕。这项以“始于礼,终于礼”武道精神为基础的运动项目,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今年,比赛共吸引了全市各区659名青少年运动员参加,比上届市运会参赛人数接近翻了一番。
比赛现场,摘得青少年男子A组金牌的文灿宇表现得尤为出色,同时站在领奖台上的,正是文灿宇的母亲、静安区跆拳道队教练、世界散打冠军李明凤。“母子档”齐上阵,惊喜连连。
== 夺得四年一届的市运会冠军很激动 ==
“今年比赛共设置金牌22枚,比赛设ABC三个组别共44个竞技级别。我们50名选手共拿到了10枚金牌,遥遥领先于其他区队。这次的比赛我很满意,发挥得都不错。”李明凤开心地告诉记者。
第五次带队参加市运会的李明凤,自2003年退役后来到静安区第二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成为一名跆拳道和散打教练。由于李明凤和丈夫文武都是跆拳道高手,所以,2006年出生的文灿宇从蹒跚学步时,就在道馆里摸爬滚打了。时间久了,看着大哥哥、大姐姐们在比赛中获得了好的成绩,文灿宇可羡慕了,就来了兴趣想着好好训练,以后自己也去拿金牌。
四年级时,文灿宇师从他的妈妈李明凤,选择跆拳道,开始专业训练。凭借着努力训练和基因的优势,文灿宇在跟着妈妈学习跆拳道的六年里,有着突飞猛进的变化。一路走来,颇具天赋的他已经获得好几次上海市青少年跆拳道比赛的冠军,还曾获得全国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第二名,是国家一级运动健将,是上海跆拳道的一颗“新星”。
市运会作为四年一届的上海市青少年最高级别竞赛,成为市运会的冠军,是无数跆拳道青少年的梦想。上一届市运会由于年龄限制,文灿宇未能参加,四年后,终于拿到了这枚沉甸甸的金牌,他和母亲激动地抱在一起。
赛后,文灿宇告诉记者:“其实,到了决赛大家的技术水平都差不多,只是我在比赛中会将自己爆发力强的优势发挥得更强。而且,最主要是战胜心理,足够自信,感觉是自己在主宰这个赛场,将节奏掌握在自己手里,那比赛就会变得很轻松,在场上也更加自信。我是世界冠军的儿子,他们都想把我推下台,或是打败我,我就更需要一直稳稳地站着。”
== 展翅高飞的背后是“虎妈”式教育 ==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文灿宇能够拿下冠军的背后,正是李明凤“虎妈”式的严厉教育。“她不允许我在训练场上叫她妈妈,只许叫她李教练。小时候在训练的时候很顽皮不认真,所以她就给我定了这个规矩,而且她对我比其他人更严格。现在想想,其实她最首要的不是想着抓我的技术,而是在训练态度和礼仪方面会比较看重。因为教练的儿子在训练或者别的方面都要给别的队友们做一个榜样,所以在日常生活和训练场上这些是她一直要叮嘱我的。”
如今,文灿宇已是高二的学生,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业,每周紧张的学习之余,仍保持周末两个半天的训练时间,雷打不动。妈妈在哪里,文灿宇就在那里。对此,身为母亲的李明凤坦言,以前,即便看到孩子身上有伤,自己再心疼也不会在他面前表露。如今文灿宇长大了,跆拳道的水平比以前也有所提高,更加懂事了,让她很放心。面对高强度的训练和严格的教练,文灿宇也曾想过放弃。但是,在之后参加的大型比赛中,文灿宇都拿到了不错的名次,甚至是冠军。胜利的喜悦让他忘记了以前的种种不情愿。“拿到冠军之后,就觉得我这个训练不是为我的妈妈,或者我的爸爸去训练,而是为了我自己,这个冠军是为我自己拿的。这让我越战越猛,也越来越喜欢跆拳道了。”
李亿朋教练是从小看着文灿宇成长的,面对这个从跟随妈妈训练到如今展翅高飞的小小男子汉,他表示:“文灿宇是非常非常适合比赛的选手,在跆拳道的赛场上,每个选手的风格都是不一样,文灿宇也有自己的风格,他出腿速度和力量都比较大,在场上也比较自信,能够压着对手,这可能是天赋之一。”
谈起未来的打算,文灿宇和母亲李明凤决定再接再厉,希望能在体育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一些,争取在明年的全国青少年运动会上代表上海再夺一金,努力不留遗憾。“为了这个目标,接下来一定要更加刻苦地训练,我觉得在我的体能和我的腿部力量方面还需要继续加强。只要一天一天积累下去,一定会得到一定的提升。”文灿宇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