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创作不断跃升,上海10部作品荣获第16届“五个一工程”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最近传来捷报,在第16届“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上海有10部作品获奖,数量在全国各省市中名列前茅。而且获奖作品的门类也丰富多样,不仅有影视剧,还有杂技剧、广播剧,图书作品也有斩获。这显示了近三年来上海文艺创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五个一工程”奖由中宣部从1992年开始评选。“五个一工程”包括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片)作品,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部好的理论文章(限社会科学方面)。1995年起,将一首好歌和一部好的广播剧也列入评选范围,但“五个一工程”名称不变。
本届“五个一工程”主要评选表彰2019年6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首次播映、上演、出版的优秀作品,获奖的97部作品是从全国报送的750余部作品中经过层层严格评审程序精选出的,充分反映了近三年来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丰硕成果。记者了解到,此次全国报送了750余部作品,经过层层评选,最终有97部作品获此殊荣,这些作品都是近三年中国文艺创作的佼佼者。
上海此次共有10部作品获奖,数量超过获奖总数的十分之一。获奖作品分别是电视剧《功勋》、图书“足迹”系列等获“特别奖”;电影《奇迹·笨小孩》《攀登者》、电视剧《人世间》 《超越》、杂技剧《战上海》、广播剧《黑色沃土》、歌曲《一起向未来》、图书类《千里江山图》等作品获“优秀作品奖”;上海市委宣传部获“组织工作奖”。这应该是上海文艺界丰收的一届。上一届“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上海一共有6部作品获奖。
在获奖作品中,像电视剧《功勋》、《人世间》,图书“足迹”系列,杂技剧《战上海》等作品的获奖都在意料之中,而上海著名作家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作为图书类作品获奖,却给了人们不少惊喜。在上一届“五一个工程”奖评选中,上海的图书类获奖作品是空白。
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千里江山图》 带读者进入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打捞出隐秘而伟大的历史事件,用文学的方式去想象呈现它的过程。展现了以陈千里等为代表的一批党的地下工作者,面对白色恐怖和生死考验,以忠诚与信仰、勇毅与牺牲,在危机四伏的隐蔽战线上与敌人展开生死较量,成就了惊心动魄、震撼人心的红色传奇。
孙甘露说,在准备和写作这部长篇小说的过程中,他把自己视作一个初学者、新作者,“尝试接触全新的小说领域,从头至尾将其视为全新的学习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辨析,也是对历史题材写作的辨析和想象。”
上海文艺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毕胜表示:“《千里江山图》以精深的创作理念、精密的小说结构、精炼的艺术语言、精彩的文学故事写出了党史风云、家国情怀,也写出了文学气象。整部作品气势磅礴而结构精巧,是新时代重大题材创作领域在主题性与艺术性两方面实现有机融合、取得重要突破的一部原创文学力作。”
上海文艺出版社将以《千里江山图》的策划、创作、编辑、出版为样本,全力打造体现上海特色、代表当代中国一流水准的文学创作出版高地,继续绘就新时代原创文学的千里江山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