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能用大人的退烧药吗?专家解答
2023-01-0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为什么吃了退烧药有时候不退烧?病毒感染相关症状已缓解,还要不要继续吃药巩固疗效?

12月31日晚8点,上海市儿童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李志玲做客《新冠防疫大咖说》,和大家探讨新冠合理用药相关问题。针对网友关心的一些热点话题,李志玲也给予了回答。

问:网上“新冠吃药顺序图”流传很广,这个图是否靠谱?是否有必要提前多吃点药预防新冠病毒?

李志玲:目前,尚无可以预防新冠感染几率的药物。在本身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如果乱用治疗药物来预防感染,可能会造成药物过量、肝损伤等问题,这是需要警惕的。

“新冠吃药顺序图”并不靠谱,本次感染新冠的患者症状不一样,所以,没有绝对完整的吃药顺序。公众应根据各自的疾病表现与进展,对症用药。值得警惕的是,这些网红图表中所列的药物不少属于复方药,如同时使用可能会因成分叠加而过量,从而引发肝肾损伤。

网传图片按照吃药的顺序第一个是中成药,如果有喉咙疼痛症状并且相信中医,是可以服用的;如果没有出现喉咙疼就不需要服用。第二个是风寒感冒颗粒,一般患有流感后,出现鼻塞、流鼻涕、喉咙痛的症状时,是可以服用的;如果未出现以上情况不需要服用。排在第三、第四的是复方氨酚烷胺片,如果它和布洛芬两个药物连用,可能会加重肝肾功能损伤。同理,连花清瘟也一样,如果是在鼻塞、喉咙痛等情况下,是可以服用的,但如果没有出现症状,同样也不需要服用。

问:为什么吃了退烧药有时候不退烧?

李志玲:首先是关注退烧药的有效期。对于已经开封的药物,如果里面没有进一步密封的小包装,那么一般在开封后半年失效。有些富含糖浆的药物,开封一个月后就可能因发霉、变质而失效。她建议市民可在药物外包装上记录下开封日期,这样在下次取用时,就可一目了然作出判断。

其次,不少退烧药,尤其是给儿童服用的药物,往往采用悬混液的剂型。这种药剂在服用前必需摇匀,否则有效成分都沉淀在底部,家长只给孩子取服了上层清液,自然不可能起到退烧作用。

如果药物有效且按量服用,家长可观察孩子体温变化趋势,再决定是否需要加大退烧药用量。“退烧药起效需要一定时间,同时需要配合饮水带走身体热量。所以,如果服药后体温有下降趋势,则可耐心观察,不必急于加药或换药。

无论是对乙酰氨基酚还是布洛芬,一般用药都不可超过三天,以防毒性累积,对肝肾造成损伤。此外,除了儿童根据年龄有禁用药物外,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肝肾功能受损的老年人,用药也需酌情减量。

问:病毒感染相关症状已缓解,还要不要继续吃药巩固疗效?

李志玲:发烧药医学上是按需服用,体温大于38.5摄氏度,同时精神状态不佳,才需要服用。哪怕还是阳性,但不发烧就不需要服用;如已经完全转成阴性且不发烧,吃退烧药是没必要的。

不排除有的情况下,服用药物可以适当达到一个疗程。比如:因新冠诱发过敏性鼻炎,鼻炎导致鼻窦炎,从而引发头疼。对于这种情况,鼻窦炎一般疗程有10-14天,将近两周的疗程,哪怕症状好转,但一停药,病毒或细菌引起的疾病就会反复。肺炎也一样,一般是10-14天的疗程。

问:小朋友能用大人的退烧药吗?大人能用小朋友的退烧药吗?

李志玲:总体来说,绝大多数大人都可以用小朋友的药,但小朋友绝大多数不能用大人的用药。比如:退烧药,小朋友能用的两种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大人能用的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尼美舒利等,这些药物当中,12岁以下是禁用尼美舒利,如果成人服用的尼美舒利给小朋友吃,会导致肝肾功能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

对于成人来说,能够轻松地把药物分解代谢排出体外,但小朋友代谢不了这些成人服用的药物。所以,儿童尽量不要用大人的退烧药。如果要用成人药物,需认真看说明书,看儿童用药一栏写的是几岁以下禁用,如果写着禁用,那么在规定的年龄以下,千万不能服用。如果没有写,药物尚不明确是否可以儿童服用,可以进一步咨询医护人员。

问:吃药后会不会出现“药驾”?如何规避“药驾”风险?

李志玲:驾车出行一定要注意“药驾”风险,因为一些感冒药、镇咳药等药物中所含有的成分,会导致嗜睡、乏力、困倦,如果服用此类药物后开车,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国外有数据表明,在药驾导致的交通事故中,有72%与抑制中枢的药物相关。在经常使用的复方感冒药中,凡是带有“敏”字的,一般会含有扑尔敏之类的抗过敏成分,这些成分会抑制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令人产生乏力、困倦、嗜睡或视物模糊、头晕目眩等症状。服用此类药物后,如果开车开到一半突然打起了盹儿,那是非常危险的。

除了抗过敏药物,中枢性镇咳药,如福尔可定、右美沙芬等,也可能让人心率加快,甚至出现幻觉。一些中成药会含有酒精,比如藿香正气水、复方甘草感冒止咳糖浆等。这些酒精成分也会引发类似酒醉的症状,倘若患者同时服用了抗生素,抗生素会让酒精在体内代谢变慢,产生双硫仑样反应,不仅会像酒驾一样引发交通事故,还可能危及生命。

服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一般会在“不良反应”或“注意事项”中列出。很多药物的说明书都相当冗长,患者往往没有耐心仔细阅读,但为了出行安全,一定要关注这些细节。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