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疫线|这群医务人员的最美坚守,忙碌又温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特殊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青浦区徐泾北大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这里的医务人员要同时做好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医疗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 特殊时期,关爱不失联 ※
当一拨又一拨的病人涌入医院,面对数百个病人在诊室外围排队的情况,中心仅6人的全科医生团队不得不加班加点,延长工作时间,以便让患者能得到及时救治。王俊君是北大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科的一员,同时也是一名妇保医生。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她一直坚守工作岗位,悉心做好孕产妇特殊群体的关怀与健康宣教工作,与同事们一起奋战在社区医疗救助的第一线。
作为妇产科的门诊医生,王俊君每周二、四看妇科门诊,每周三、五给孕妇建卡,同时还要负责妇保条线工作,电话联系辖区内的孕产妇进行随访跟踪。“为了实时解答居民对新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问题,我们中心设有24小时热线电话,接线的同事如果碰到阳性的孕产妇就会把情况报到我这,我再打电话进行核实,哪怕是在休息时间,收到信息即刻回访。在对阳性孕产妇做电话随访时,告知孕产妇哪些药可以吃、哪些药不可以吃,有些药买不到可以用什么药物替代,物理降温怎么做等。”王俊君表示,虽然目前迎来一波新冠感染,没办法开展健康小课堂等线下活动,但对于孕产妇的关怀和健康教育不会缺位。
“因为近期感染的人比较多,孕产妇的顾虑也比较大,所以现在上门访视比较少,大部分都选择电话随访。”最近一两周,孕产妇们都选择了较为保守的电话随访方式,在电话里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指导,并把计划免疫接种、产后42天随访、少儿住院基金如何缴费以及宝宝后续体检的情况一并告知。“当然,如果孕产妇要求上门,我们会派医生做好防护措施后上门访视。还有一些高危孕产妇,比如产后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心脏病等高风险孕产妇,我们会派家庭医生和访视医生一起上门。”
※ 兢兢业业,最美的坚守 ※
预防科原本是一个有着17人的大科室,如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没有感染的医生在维持日常工作,包括新冠疫苗接种门诊的预检、接种工作,还有周末的值班等,人手不免捉襟见肘。“今天值班的同事阳了在家休息,我就赶紧顶上来,处理一些预防科值班的紧急事情。”王俊君介绍,近期值班有很多居民打电话来咨询,询问门诊是否正常开放、开放时间,服用的药物能否配到等。“我刚刚就接到一个居民的电话,咨询慢性病的药能不能配,我跟药房同事确认后回复了他。最近类似的用药配药咨询比较多。”
“目前发热哨点来看诊的居民蛮多的,不过可以配到药,所以情况还好,居民也能积极配合就诊。”王俊君表示,“情况在慢慢变好,第一批感染的同事过几天可以来上班了。扛过这一阵子,后面就好了!”被问及累不累时,她半开玩笑地说:“阳了的同事需要好好休息,只能我们多坚持坚持啦。等他们好了以后,再好好补偿我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人数大幅度上升,医护人员感染人数也随之上涨。中心的儿科医生团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日接诊量短短几天就高达百余号。刘红医生作为中心经验最丰富的儿科医生,工作时间不断延长,接诊大量的发热患者,几乎没有片刻休息时间。李慧医生在得知中心儿科因人员短缺,不得不关闭的情况下,不顾自己还未康复的身体,又回到了临床一线。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医务人员的家人们也感染了新冠,虽然忧心家人们,但他们都表示心态比以前更放松。“经历过就知道是怎么一个情况,加上后面会有一段时期的免疫力,反而不那么害怕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