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有心人,撑起心灵的爱心雨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通讯员 何春燕 张丹清
奉贤区金汇镇旺苑社区的居民大多是老人和外来务工人员,近期,社区内的感染者数量有所增加,有的居民在未确诊时“幻阳”、盲目囤货囤药,确诊后的居民又焦虑、担心复阳。
为帮助居民疏导心理、稳定情绪,金汇镇旺苑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退休老干部、居民组长、人民调解员、家庭医生等组成了“汇心愿”心理疏导团,他们通过微信群聊、视频通话、一对一“送爱上门”等形式,为居民撑起了心灵的爱心雨伞,筑牢社区心理防护网。
“第二书记”呵护居民焦虑不安的心
“丁叔叔,治疗高血压的药不够了是吧?您放心,我们明天就帮您去配,最近啊就别往医院跑了,在家多喝水,好好防护……”金汇镇旺苑居委“第二书记”吴敏刚回复完毕丁老伯的电话,独居老人陈阿姨又来电了。
“喂,吴老师,我这几天,啧,总感觉自己身体啊到处都不舒服,我也不敢出门。你说,我是不是阳了?要不要先吃起来连花清瘟啊?”
吴敏
吴敏先轻声安抚老人的情绪,等陈阿姨平复情绪后,她又接着为老人推荐起了舒缓心情的“小妙招”,“阿姨,你平时呀可以吃点橙子、香蕉,增强自己的免疫力,牙齿不好的话可以榨汁,药可千万不要乱吃,‘是药三分毒’。如果还心情不好的话,可以打我电话,或者听听沪剧和音乐,平时多多休息,睡个好觉……”
旺苑社区的党员志愿者还将“老年人接种疫苗十问十答”、“如何操作随申办互联网医院专区”等讯息及时转发至居民微信群内,并引导居民筛选、鉴别“标题党”“移花接木”等不实信息,减少居民“幻阳”的焦虑,引导他们不盲目囤药,不乱吃药。
“宅基老娘舅”为居民开导释怀
金汇镇南行达苑居民组长瞿宝才虽已退休多年,却是旺苑社区一名资深的“宅基老娘舅”,有着丰富的调解经验,开导释怀也有不少好法子。以前居民有矛盾和困难都会找老瞿解决,如今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居民心里有啥困惑和焦虑,第一时间想到的依然是老瞿。
现在瞿宝才有“操不完的心”,他时刻关注着楼道里的“兄弟姐妹”,常常为他们的朋友圈点赞。12月15日晚,楼里出现了第一名阳性患者,在得知是张阿姨后,瞿宝才第一时间询问她是否缺少药品,并指导她使用随申办上的互联网医院。
瞿宝才
第二天,瞿宝才看到张阿姨在微信群、朋友圈内频频发“哭脸”表情包。原来,她是因为担心自己会“害”了左邻右舍而感到内疚与不安。于是,瞿宝才通过打电话、微信聊天等方式,在轻松的“拉家常”中及时了解张阿姨的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在“闲聊”的同时提供情绪疏导和心理安抚,并运用自己掌握的科学防疫知识,耐心为她解疑答惑,消除顾虑。
“小张啊,你看,我们楼道里大家都戴好口罩,一直在洗手消毒的,防护措施做的老好了,你别担心。我跟你说,我外地的朋友前阵子也阳了,昨天他告诉我,都差不多好了。”瞿宝才的话像冬日里的暖阳,给了张阿姨战胜病毒的信心。
“老书记工作室”筑牢社区心理防护网
金汇镇南行旺苑的费琴仙既是居民组长,又是一名老党员,还是金汇镇“金汇桥·老书记工作室”的成员。担任过村书记的她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在居民中有一定的威望。从疫情防控到服务保障,在南行旺苑,处处都有费琴仙的身影。
费琴仙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为筑牢社区的“心理防护网”建言献策。她认为,疫情考验着社区的各项能力,除了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提供药品与物资外,对社区居民心理上的关心关切也很重要。
费琴仙(左二)
费琴仙给各位楼组长提出了许多建议,比如楼组长要时刻关注各自楼道微信群的实时动态,主动上前,积极为阳性患者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及时消除他们的压抑、焦虑情绪。其次,对于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独居老人,楼组长要在确保防护措施到位的情况下,上门宣传引导独居老人,提高防护意识,非必要不外出,以全面的科普来消除老人心中的恐惧。
费琴仙表示,对于现已确诊的独居老人,楼组长在关注他们的急难愁盼与身体恢复情况之外,更要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正向引导,积极鼓励,有必要时可联系专业心理医师,避免他们陷入悲观情绪。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通讯员 何春燕 张丹清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