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青声|促进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些港澳青年委员有话说
2023-01-1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常鑫/图、视频

通过年轻人喜爱的海派文化来拉近沪港青年,让沪港之间的学校结成“姐妹”,为港澳青年来沪就业创造搭建更好平台……这是今年两会上来自香港澳门两地的青年委员们的殷切期望,促进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他们都有话说。

 詹胜  让年轻人爱国爱港可从文化入手 

詹胜是这一次新当选的市政协委员,祖籍上海的他小时候去到香港,阔别上海30年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担任政协委员,他感到非常激动。“我还是坐的第一班香港通航上海的航班,8日早上10点就到了,无需隔离就出了关,抵达的时候我也特别激动。”詹胜告诉记者。

作为香港青联副主席,也是全国青联常委,詹胜对于沪港两地青年的交流一直非常关注。“我更希望能通过年轻人喜爱的东西,包括文化、影视、电竞等等形式来做沪港两地的交流。”

初中时就在香港读书,詹胜发现,由于香港有很多海派文化名人,对于香港年轻人来说,海派文化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文化。“香港课本里收集了很多上海文化名人的文章和书画,香港人从小接受了很多海派文化的影响。金庸是海滩文化代表,吴冠中和黄永玉是海派画家的代表,著名导演王家卫也是上海人。所以上海的海派文化对于香港青年来说是没有隔阂的。”他告诉记者,很多香港年轻人来上海会专门去打卡名人故居,有“朝圣”的心态。

这种亲历的感触让詹胜也愿意致力于沪港青年交流,更希望能将上海的文化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的平台,依托香港“中西文化交流平台”,向世界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次两会,他也提出建议,希望举办全方位、多角度的沪港青年文化交流活动。“比如在每年上海电影节期间举办一次沪港青年电影人线下交流论坛,举办沪港青年文化艺术节,让沪港两地相关领域的杰出青年进行挂职交流等等。”

“文化是根,要让年轻人爱国爱港,需要从文化入手。”詹胜认为,以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面向香港及海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好的方式。他也建议要鼓励创作具有沪港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对于港澳电影人来沪拍摄“上海相关题材”或“内地相关题材”的电影增加支持力度和奖励力度。

 包鸿勋  推动沪港两地学校结成“姐妹” 

同样来自香港的包鸿勋也是这届的新委员,作为全国青联委员,第一次参加上海两会,他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和他一样,也有不少委员对于沪港两地的青年人才成长极为关注。几位委员打算一同提交一份相关提案。

“我们现在都鼓励年轻人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先要扩展视野,所以特别想让我们一些基层的青年们能够来到上海走走看看。”包鸿勋告诉记者,据其了解,在香港,约有10多万15~24岁的基层青年,18岁以下的基层青年有20多万。这些青年受方方面面的影响,或是经济条件上的局限,没什么机会到内地来实际了解祖国面貌。

“所以我们这次的提案也是希望是否可以将沪港两地的中小学先做一些‘姐妹’配对。”他表示,沪港两座城市在很多方面其实非常相似,如中小学,都各有1000多所,其中有近100所中小学已经“配对成功”了。“我们希望能有一个更好的空间,让更多的学校配对成为‘姐妹’,让更多沪港两地的青年可以互相互通互融,来做一个深入的交流。”

除了中小学,他和其他委员们也关注到了大学生教育问题。“年轻人在进入社会发展之前,在各所高校的学习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包鸿勋表示,上海有那么多的优质高校,希望能有更多的上海高校能更主动地通过方方面面的渠道和平台去协助香港推广上海高校资源。”

 颜奕萍  打造高质量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和两位来自香港的新委员相比,来自澳门的颜奕萍委员已经连续第四届当选上海市政协委员,虽然经验丰富,但她还是谦虚地表示每一次都是来学习的。作为全国青联委员,今年她带来的提案是鼓励港澳青年来上海创业就业。

“今年我们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鼓励产业多元,也鼓励我们年轻人要多走出去,融入国家的发展。”颜奕萍表示,大湾区已经有了很好的创业氛围,但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到上海有很多产业和澳门未来产业发展定位也有所交叉,“澳门未来要发展的四大产业中,金融和高新科技都是上海比较有优势的产业。”

她告诉记者,根据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针对港澳青年内地创业的蓝皮书显示,港澳青年大湾区创业呈现“四高”特征,即创业人员高学历化、从事产业高科技化、产业链上高端化、还有产品服务高附加值化。如果上海能让更多的优秀的港澳青年创业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对于上海经济发展和活力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而根据团市委合作交流部针对日常联系的港澳青年开展在沪创业意愿调研,可以看到,港澳青年对上海的创业环境满意度有待提高。而政策支持、创业资金和创业基金在青年们看来是支撑创业意愿的关键因素。此外,港澳青年还普遍存在创业知识和技能的短板,对技能提高需求度高。

颜奕萍也因此提出建议,着力打造高质量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工场等孵化载体,可以进行资源整合、要素整合和政策整合,也有利于科创项目的快速化集聚和孵化成果的高密度涌现。”她还建议,进一步支持港澳青年参加创新创业活动,设立港澳青年来沪创业引导基金。

“为港澳青年在沪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不仅能促进创业项目的发芽成长,更重要是可以发挥长三角的高校资源、对接港澳的产学研平台,增强上海科技实力。”颜奕萍表示,澳门也是中国与葡语系国家的一个交流平台,在金融、科技等多方面都可以成为对接上海的“桥梁”,开拓与葡语系国家的交流发展。

作为上海市青联副主席,全国青联常委,颜奕萍深刻感受到沪港澳青年交流的重要性。“我们也有沪港澳经济青年发展论坛,让青年创业企业家在这个平台里互相交流,今年刚好是在澳门举办。希望今后像这样的品牌项目能更多一些。”她对此万分期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